-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教师:高二语文组审题教师:朱青松
审题学校:红安一中审题教师:张亮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7日上午0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梗”文化在东方文化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张煌秋认为,“梗”应为讹字,实则为“口民”,传统相声表演中有逗口民和捧口民的角色之分,因此“口民”为滑稽、笑料之意,因与“梗”读音相近,所以娱乐综艺的节目字幕中误用两字,“梗”字从此有了“好笑”之义并不断被引申。“梗”文化并非网络传播时代独有的文化现象,“梗”在早期春节联欢晚会里就开始出现,表现为小品、相声包袱和笑料,比如经典小品中的“群英荟萃”“萝卜开会”等,春晚“热梗”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随着春晚造“梗”不再成为经典,开始出现诸如“干饭人”“野性消费”等对某种现象或者某类人群的反讽和吐槽的网络“热梗”。
网络“玩梗”是网民群体解读现实生活并再造文化的景观,最早见于网络亚文化圈层中,随着后亚文化时代内容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再部落化发展,圈层内部的封闭性被打破,各圈层话语重叠现象越来越常见,原始“梗”不断进行增殖,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虚拟互动工具。理查德·道金斯提出:“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复制因子,它由一条复杂的链构成,链是由各种类型的起构件作用的分子组成的,这种构件一接触到对之有亲和力的复制因子的另一部分,就会附着,但当复制因子变得越来越多时,构件因消耗量大增而供不应求,成为珍贵的资源。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复制因子必然为了争夺它们而互相搏千。”这就是“模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知,“梗”作为普遍流行的模因,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是基于人们在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作为这种模因,“梗”被不断复制,网民争先恐后地成为“梗”的传播群体,以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参与网络交流和互动。网络时代的“梗”文化充斥着打破语法结构的拼贴、戏仿,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迭代,旧“梗”未去,新“梗”便来,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割裂性。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社会加速发展,“梗”文化逐渐在短视频创作中占据高地。网络传播时代的“梗”通常是源自某一事件或当事人无意识说的话,经由社交平台用户戏谑的传播,丰富了原有的内涵,成为短小精悍、约定俗成的词句。爆火的热门视频因为“梗”而出圈,随着该“梗”短时间内被全网大量复制、挪用,甚至用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往往通过搜索也难以追溯某个“梗”原本的意涵,“梗”本身的语义价值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符号。
虽然“玩梗”属于打破沟通壁垒以获得身份认同的情感交流方式,但视频内容本身的空洞和同质让传受双方始终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只是对集体无意识的依附和煽动,对内容缺乏实质上的归属与认同,甚至构成公共话语的缺乏与交流意义的消解。物品本身的价值被其所赋予的符号价值取代,“梗”文化所赋予的虚拟诉求取代了个体的现实需求,阻碍自身的判断与思维模式,缺乏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范思琦《“玩梗”短视频背后的异化与规制》)
材料二:
梗具有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但因为烂梗和滥梗,网络暴力、道德绑架、色情元素、娱乐至上等问题也就出现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梗文化的治理和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
政府既要加强服务型角色建设,也要改进网络治理理念,明确自身在网络治理中的权力边界和限度。一方面,要尊重网络社会的基本特点,将梗视作网络典型的反映窗口,从中获取青年乃至所有网民的情绪和意见。在遇到热点梗时,应及时调查其后的热点事件,积极回应,澄清事实,从而及时消除消极社会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公信力和公权力,以免在各种泛滥的梗中陷入“塔西佗陷阱”,也即“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对主流媒体来说,将梗纳入话语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它缩短了主流媒体的文本被青年接受和理解的距离。通过梗,青年很容易借助媒介文本进行意义建构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这个层面来说,梗具有意义流通和价值传递的功能,但梗在传播过程中也很容易因为其多变性、狂欢性而消解或扭曲了媒介文本的本来意义。为此,主流媒体要注意用梗的限度,避免出现“烂梗”和“滥梗”。例如“马保国”梗在网络上泛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狂欢闹剧。不久,《人民日报》发布《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的评论文章,厘清了“马保国”梗背后的审丑狂欢本质,表明了主流媒体对其的态度。随后,各大平台在审核中关闭了“马保国”梗出现的通道,阻止了这一梗的烂用和滥用,也防止了马保国进一步依靠哗众取宠、招摇撞骗来破坏公序良俗、赚取流量、获取商业利益。
互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南亚复习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粤人版(2024).pptx
- 电磁振荡课件-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pptx
- 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pptx
- Unit3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易错点练习课件-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pptx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5Poems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pptx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数学.docx
-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2019).pptx
- Unit4Whenistheartshow_PartBLet'sLearn课件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教PEP版.pptx
- 下学期开学季家长会主题课件(1).pptx
-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 磁极的秘密课件-科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pptx
- Unit4HistoryandTraditionsGrammar过去分词作定语和宾补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pptx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河南省驻马店市省级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语文.docx
- 2018年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doc
- 身边的运动场(教学课件)-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蒙教版).pptx
- 专题强化练一运动图像问题.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人体解剖.pptx VIP
-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docx VIP
- 吊板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pdf
-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pptx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推拿的应用范围及禁忌-推拿原则和治法.ppt VIP
-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docx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