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理修辞与文化表达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典型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借代
D.反问
2.“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排比
D.设问
3.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4.下列哪座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南京
5.“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文化表达?
A.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
B.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
C.地理特征的文化内涵
D.地理区位的文化内涵
6.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四时之景不同”反映了哪种文化表达?
A.地理环境的变化
B.地理文化的多样性
C.地理景观的丰富性
D.地理发展的不平衡
7.下列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A.喜马拉雅山脉
B.岷山山脉
C.秦岭山脉
D.华山山脉
8.“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地理特征?
A.水流速度
B.水流方向
C.水流力量
D.水流变化
9.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煤海”?
A.山西省
B.山东省
C.河南省
D.安徽省
10.“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经济交流
B.文化交流
C.地理变迁
D.民族融合
11.下列哪个地区被称为“中国水塔”?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2.“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地理特征?
A.河流长度
B.河流形状
C.河流流量
D.河流泥沙
13.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
A.喜马拉雅山脉
B.岷山山脉
C.秦岭山脉
D.华山山脉
14.下列哪个地区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南京
15.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典型修辞手法?
A.比喻
B.排比
C.借代
D.设问
16.“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对比
B.比喻
C.排比
D.设问
17.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18.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南京
19.下列哪个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20.“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地理特征?
A.水流速度
B.水流方向
C.水流力量
D.水流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地理修辞手法有哪些?
A.比喻
B.排比
C.借代
D.设问
2.中国地理文化中的文化表达有哪些?
A.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
B.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
C.地理特征的文化内涵
D.地理区位的文化内涵
3.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A.地理环境的变化
B.地理文化的多样性
C.地理景观的丰富性
D.地理发展的不平衡
4.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地理变迁有哪些?
A.经济交流
B.文化交流
C.地理变迁
D.民族融合
5.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地理区位有哪些?
A.地理环境
B.地理特征
C.地理景观
D.地理发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地理修辞手法只有比喻、排比、借代和设问。()
2.“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3.四川盆地被誉为“天府之国”,主要是因为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4.“东方威尼斯”是指杭州。()
5.“世界屋脊”是指喜马拉雅山脉。()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体现了水流力量。()
7.山西省被誉为“煤海”,主要是因为其煤炭资源丰富。()
8.“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融合。()
9.“中国水塔”是指长江流域。()
10.“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话体现了河流长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中国地理文化中“四时之景不同”的内涵及其体现的文化表达。
答案:中国地理文化中的“四时之景不同”指的是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变化。这种内涵体现了中国地理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文化表达上,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通过描绘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题目:结合实例,分析地理修辞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方文化与环境适应关系试题及答案.docx
- 地方政府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docx
- 地方文化与地理特征试题及答案.docx
- 地方特色与经济发展试题及答案.docx
- 地方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试题及答案.docx
- 地方经济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 地球内部结构与地震关系——试题及答案.docx
- 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试题及答案.docx
- 地球内部构造与地震试题及答案.docx
- 地球内部结构相关考题及答案.docx
- 基本面选股组合月报:大模型AI选股组合本年超额收益达6.60.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安集转债,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伟测转债,国内头部第三方IC测试企业.pdf
- 联想集团PC换机周期下的价值重估.pdf
- 计算机行业跟踪:关税升级,国产突围.pdf
- 科技类指数基金专题研究报告:详解AI产业链指数及基金布局.pdf
- 计算机行业研究:AIAgent产品持续发布,关税对板块业绩影响较小.pdf
- 民士达深度报告:国内芳纶纸龙头,把握变局期崛起机遇.pdf
- 社会服务行业动态: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地,霸王茶姬冲击美股IPO.pdf
- 通信行业研究:特朗普关税令落地,长期看好国产算力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