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的()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A.南京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瑷珲条约
D.尼布楚条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B项错误,《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的不平等条约。C项错误,《瑷珲条约》是俄罗斯和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项正确,17世纪中期,沙俄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清政府进行反击,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随后,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故本题选D。
2、()主要研究宇宙论和黑洞,被称为“宇宙之王”。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霍金
D.牛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爱因斯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物理学,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B项错误,伽利略第一次提出了惯性概念,提出了惯性和加速度这个全新的概念,为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论证了日心说,由于在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贡献,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C项正确,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天体物理学,发现了霍金辐射,并提出了无边界条件猜想。2001年,霍金出了一部作品《果壳中的宇宙》,以相对简化的手法及图解为读者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其中提到“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从此便称霍金为“宇宙之王”。D项错误,牛顿在观测方面,发现了光的散射原理,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也因为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故本题选C。
3、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农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A.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B.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深
D.五四运动唤醒了民族意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清末以来,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现代化所需的巨量资本压在了仍停留在糊口生活水平的小农身上,在现代化的种种压力下,小农生活陷入贫困的深渊,随着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不断累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陷入了全面的危机。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社会各界从农村出发,探寻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而并非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B项正确,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村问题,“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体现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群众基础。而且“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等提法与我党关于土地革命的基本思想也并不相同。D项错误,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且题干中也并未体现由于五四运动唤醒了民族意识,社会各界才开始关注“农村危机”,因此选项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B。
4、为改善政治、经济、军事条件,一个国家有时会选择迁都,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商王盘庚——殷
B.周平王——洛邑
C.北魏孝文帝——洛阳
D.元世祖忽必烈——上京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商朝时期盘庚为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B项正确,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为躲避犬戎的侵袭,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C项正确,孝文帝迁都洛阳正式完成于太和十八年,目的是实行汉化,是北魏实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D项错误,忽必烈即汗位并出兵击败阿里不哥,1273年建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六年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大统一。故本题选D。
5、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下列选项中提到的人物不是山西历代名人的是();处在山西境内的著名旅游景点是()。正确的组合选项是()。
A.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大青山
B.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麦积山石窟
C.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龙门石窟
D.“诗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