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4 全民守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9.4 全民守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4全民守法;学习目标;一、何谓全民守法?;1.含义: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在小区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萦绕小区,部分邻居深受其扰,然而何某及学生家长却认为琴音并未扰民,属于合法行使权利。;1.何某在家弹钢琴虽然属于个人行使权利,但是由于其弹琴和教学活动在晚上进行,影响了小区其他邻居的休息。我国物权法第十九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噪声扰民是一种侵犯相邻权的行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的权利。;2.如果我是???某邻居,我会与其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噪声扰民行为。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到物业、居委会等处投诉,让他们居中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全民守法的要求;老赵是一名建筑工人。临近春节,老赵要求公同发放拖欠半年之久的工资,公司则以各种借口予以拒绝。老赵工作时,由于脚手架松动,不慎跌落受伤,被送进医院救治。公司却说这是老赵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拒绝支付医药费用。

问题:本案中老赵的哪些权力受到了侵害?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因此,老赵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受到了侵害。;2.老赵可以与公司协商或者请第三方共同与公司协商;老赵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老赵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老赵对仲裁裁决不服,他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和解;日前,上海一居民被邻居投诉在家中开展钢琴培训,噪音扰民,经核查该居民是在家辅导亲戚小孩练习钢琴,不存在居改非。针对琴声噪音扰民的情况,街区工作站协调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居委会及双方居民进行了当面调解,通过增添隔音设施和约定弹琴时间等方式,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2021年10月,正值电影《长津湖》热映,在人们缅怀逝者、致敬英雄的同时,网民“罗某平”却在新浪微博发布侮辱志愿军英烈的极端言论,因此遭到多名网友举报。

10月7日,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依法传唤罗某平,开展调查,罗某平对其言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10月8日,警方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罗某平刑事拘留。;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罗某平的言论严重伤害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的英雄群体,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情感,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危害。而其肆无忌惮的言论和被传唤后的供认不讳反映出其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的缺失。;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2013年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意见》。各地实行了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导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处理。近年来,随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类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解决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靠法律解决不了问题,

而是要靠上访、托关系、找门路,法律必然没有权威,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信“访”不信法反映的是对法律的不信任。从信“访”到遇事找法说明我国的全民普法工作、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有实效,从而改变了人民群众的观念。;相关链接2;二、推进全民守法

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