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童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2000年调查我国0~14岁城市儿童的患病率为0.5~3.4%。1994年WHO组织全球30多位专家制订了“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1998年、2002年、2008年相继修订,1993年我国儿科呼吸学组相应制订了我国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并于1998年修订。现参照2002年新GINA方案并结合我国实情再次修订。
;【定义】;发病机理;诊断
一、儿童哮喘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
等有关;(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
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4)除
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5)对于症状
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
何1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①速
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②以0.1%肾上腺
素0.01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ml/次)。在进行以上任
何1种试验后的15~30min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哮鸣音明显
减少者为阳性。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
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
15%者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1>75%者,
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在婴幼儿中应注意以下情况:;目前婴幼儿喘息常分为三种类型:;;3岁哮喘预测指数;鉴别诊断;二、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VariantAsthma);【分期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二、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表1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判断指标
;注:(1)患儿只要具有某级严重程度的一个特点,就可将
其列为该级别,即严重程度分级按最严重一项来确定;
(2)任何一级,甚至轻度间歇发作,都可以出现严重
的哮喘发作;
(3)PEF变异率:每天早晨和傍晚定时测定PEF,连续
7d以上,然后计算每日PEF变异率。
日内最高PEF值-日内最低PEF值PEF
变异率???%)=———————————————×100%
1/2(日内最高PEF值+日内最低PEF值)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表3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的诊断标准
;备注;【治疗】;三、治疗原则
;四、长期规范化治疗方案
;;表45岁以上儿童不同严重程度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注:(1)以上每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是参照布地奈德,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每日用量与互换关系见表6
(2)轻度间歇发作患儿,一旦出现严重哮喘发作,则按中度持续(三级)或重度持续(四级)方案治疗
(3)咳嗽变异型哮喘按一级(轻度间歇)处理
(4)哮喘伴有鼻炎、鼻窦炎等时,应给予相应治疗,如合并有感染可应用相应的抗生素
;2.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表5):在所有等级中,除了每日规则地使用控制治疗药物外,如果需要缓解症状,应该使用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或抗胆碱能药物,但1天内不应超过3~4次。;表5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表6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每日用量与互换关系
;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为了巩固疗效,维持患儿病情长期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临床缓解期的处理。
1.???????鼓励患儿坚持每日定时测量PEF、监测病情变化、记录哮喘日记。
2.???????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如咳嗽、气促、胸闷等,一旦出现应及时用药以减轻哮喘发作症状。
3.???????病情缓解后应继续吸入最低的有效维持量的糖皮质激素,轻度持续性哮喘需要至少1年,中重度持续性哮喘需要2~3年或更长。
4.???????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包括了解诱因和以往发作规律,与患儿及家长共同研究,提出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变应原)、防止哮喘发作、保持病情长期控制和稳定。
;【吸入方法】
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最好方法,吸入的药物可以较高浓度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因此起效迅速,且因所用药物剂量较小,即使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也可在肝脏迅速灭活,全身不良反应极轻,故应大力提倡。吸入方法因年龄而异,医护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