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业服务礼仪及文明用语.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仪是什么?

日常生活的行为;待人处事的态度;素质修养的表达

物业效劳礼仪是什么?

在物业效劳过程中,工作人员以符合社会标准习惯的形象和行为,表达对客户的尊重与友好。包括仪容仪表、神情姿态、行为举止、沟通语言、社交准那么

物业效劳礼仪有什么用?

对个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对客户:完美体验,愉悦心情

对公司:塑造品牌,提升效益;文明用语有什么作用?

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本培训课程的目的

树立统一的效劳礼仪标准

打造一个更加卓越的物业效劳团队;课程内容;何为仪容仪表?

个人及团体的形体、容貌、服饰及风度。

仪容仪表包括哪些内容?

一、形体、容貌

二、装饰

三、着装

;男员工仪容仪表;男员工仪容仪表;男员工仪容仪表;男员工仪容仪表;女员工仪容仪表;女员工仪容仪表;女员工仪容仪表;女员工仪容仪表;女员工仪容仪表;举例;反例;第二章行为举止;微笑

站姿

走姿

坐姿

蹲姿

鞠躬

手势;微笑;微笑效劳有利于双向的感情交流,有利于更好的工作,要树立“笑迎天下客〞的良好风气。;放松面部表情肌肉,嘴角两端微微向上翘起,摆出“衣〞“E〞音的口型,让嘴唇略呈弧形,轻轻一笑。;效劳姿态;站姿;女士站姿;男士站姿;*;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美丽!;*;坐姿;女性坐姿;男性坐姿

入座时要轻稳,头部挺直,双目平视,下颌内收;身体端正,两肩放松,勿倚靠座椅的背部;挺胸收腹,上身微微前倾,坐满椅子的2/3左右,双膝自然并拢〔男士可略分开〕。;走姿;走姿训练;端茶上水;1、原那么上从客户的右侧上水,先长后右,先尊后卑,先女后男,人多时,可以从某处开始顺时针转动;

2、走到客人右侧时,面带微笑,微弯腰说声“不好意思,打搅一下〞、“您好,打搅一下,您的茶水/咖啡〞等,引起客户注意,上水时,屈膝,上身微前倾,左小臂稍向后转动〔茶托不要在客户的肩部、头部〕,尽量在客户身体的侧前方,如果相邻座椅间空隙较小,可以右脚上前一步侧身上水〔防止屁股朝??右边的客户〕,如果水杯距离较远,客气礼貌地请求客户帮助把水杯递过来;

3、客户注意到后,右手端住纸杯底部的1/3处,小指、无名指可以稍托水杯底部边缘〔尤其是水温较高、水杯较烫时〕,要接触桌面时,小指、无名指撤出杯底部,支于桌面作为支撑,轻轻将杯子放下,防止发出声响;

4、如果是带把的杯子,将杯子微微转动,杯把与客户的身体面成45°夹角;

5、放下后,手自然并拢伸直〔拇指不能指向杯子,贴近手面〕,手面微斜向上,手指指向杯子底部,手与桌面成45°夹角,对客人说声“请慢用〞,手部不要太高,如果水温较高,提醒客户“茶水较烫,请小心〞。

6、如果桌面较低时,应采用蹲式效劳。;蹲姿;拾东西;欠身礼〔15度鞠躬礼〕:

头颈背成一条直线,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双手交叉放于小腹部,身体稍向前倾15°。动作幅度自然、不生硬。

躬身礼〔30度鞠躬礼〕:

双脚自然站立,脚尖稍向外展,双手交叉放于小腹部,身体前倾15-30度,面带微笑,眼往下看,动作自然、不生硬。礼毕起身双目应有礼貌地注视对方。

思考:以上礼数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鞠躬礼行礼的距离:行鞠躬礼一般在距对方2—3米的地方。在与对方目光交流的时候行礼。;*;*;双手为宜,双手递物于人最正确〔不方便双手并用时,也要采用右手,左手示意〕;

尖、刃内向:将带尖、带刃或其他易伤人的物品递于他人时,切勿将尖、刃直接指向对方,符合礼仪的做法是应当使其朝向自己,或是朝向他处。

效劳人员在递物于客户时,应为客户留出便于接取物品的地方。;请人入座;双手食指和拇指执名片的两角,以文字正向对方,一边自我介绍,一边递过名片。与他人认识后,应立即取知名片双手递上。

接他人名片时,双手捧接对方名片,接过对方的名片后,仔细看一遍,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先行

遇到过门、上车、进出电梯时,应让客人先行。

上楼梯时,客人在前;下楼梯时,客人在后。

过窄桥、危险区或拥挤人群等不方便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