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全攻略(全国通用)
第54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一、知识关
(一)挖空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寻找),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旧时的,过去的),封狼居胥,赢得(落得,剩得)仓皇北顾(向北回头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不堪,哪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全文翻译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二、默写关
(一)易错字写3遍
榭
陌
嘉
胥
赢
仓
狸
祠
(二)情境默写练习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句:“(),(),()。”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有“()”的结局。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壮志犹存,感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词句:“():(),()?”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和现实中的“()”,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前迎神赛社的景象。
三、阅读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以“千古江山”开篇,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为下文缅怀历史英雄人物作铺垫。
B.“舞榭歌台”两句,感慨物换星移,沧桑巨变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C.“可堪回首”三句,由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南宋百姓安于金人统治,在此祭奠拓跋焘。
D.下片中历史人物与事件穿插,与词人的思想感情相融合,形成作品深沉顿挫的独特风格。
2.辛词长于用典,紧扣题旨,贴切自然。请结合词句,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二)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文为词”是后人对辛弃疾的重要评价,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学者普遍注意到辛弃疾词具有熔铸经史、善发议论、融入散文章法句法等特点。不过据笔者管见,对辛词与四六文的关系似乎研究不多。
辛弃疾虽以词最为著名,但其实著述颇多,诸体兼备。只可惜其《稼轩集》早佚,文章留存有限。今所见者,散文有大名鼎鼎的《美芹十论》《九议》,骈文则有《贺叶留守启》《新居上梁文》等数篇。骈体文章,宋人通称为“四六”。宋代骈散分流,散体多用以著述,骈体多施于朝廷文书及士人交际日用。南宋时期,骈体书启的写作日益普遍,诸家文集多有留存。辛弃疾的四六文创作亦应不少,而且享有一定的时誉,一些篇章被纳入选本,一些名句亦为他人借鉴。今存四六虽不多,但章句文辞颇耐细品。如《新居上梁文》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渔樵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而一笑。”想象新居落成后的优美风景和居处其中的悠然生活,骈对工稳,文气秀逸。
这篇《新居上梁文》既体现了辛弃疾以四六法为文的特点,还体现出辛弃疾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文中有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句子,“卿自用卿法”乃《世说新语》中庾敳对王衍说过的话。二者放在一起,不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3篇《过秦论》(上)(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4篇《礼运》(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5篇《陈情表》(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6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7篇《种树郭橐驼传》(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8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9篇《石钟山记》(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0篇《登泰山记》(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1篇《静女》(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2篇《无衣》(原卷版).docx
- 中国防火和防烟设备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无管喷漆房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防渗漏托盘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防水ROV执行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罐底径向隔膜阀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无缝线路长轨条铺轨机组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防水遥控潜水执行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无纺布鞋套制造机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零食制袋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