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4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经典基础题】
一、(2022年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①
曾几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②深又深。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1162年——1163年之交。1161年金国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时已年过七十的曾几居会稽禹迹精舍。“务观”是陆游的字。②堧(ruán)指江河边的土地、城下的田地。③小丛林陆务观的庵号名。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扣题,既扣了诗题中的“雪中”又为下句作了铺垫:平易之中见含蓄凝练。
B.颔联一问一答使人倍感亲切。“暖眼”与“冷眼”相对这里有关怀慰问的意思。
C.颈联运用“隔字叠”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颇耐咀嚼。
D.全诗不用典故,如数家常,把真情表露无遗,体现曾几诗歌“工夫深处却平夷”的特色。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1)陆游严寒风雪中仍殷勤地数来问候、慰藉,诗人倍感温暖,心怀感激。
(2)宋军疲于奔命,节节败退,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诗人对国势日下深感忧虑、寒心与痛心。
(3)诗人期盼王朝的军队凭借天威把祖国山河打扫干净后携樽与陆游同庆贺,表达了诗人的热切期望和乐观精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错误。“官军渡口战复战”运用“战复战”这一“隔字叠”的手法,突出宋军反复作战的艰难,疲于奔命,节节败退;“贼垒淮堧深又深”运用“深又深”这一“隔字叠”的手法,突出敌营形势复杂,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没有描写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英勇作战情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的题目“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特点为叙事类题目,作者交代了陆游严寒风雪中仍殷勤地多次来问候、慰藉的事件,作者以诗相赠,表现了作者对陆游关心的感激之情。首联“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紧扣诗题,写天高路远,陆游却多次慰问,同样表达了作者对陆游关心的感激之情。
“为言忧国只寒心”句,表达了作者心寒原因是国事艰难;“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深又深”写出宋军疲于奔命,节节败退,金人营垒在淮水一带逐步深入,宋军作战失利,让作者深感忧心。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尾联中“坐看”表现了作者对宋军胜利的期待,作者希望宋军能够凭借天威驱逐金人,让天下太平,这时作者就携樽与陆游同庆贺。在宋军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作者仍对宋军抱有美好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热切期望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岚华中学高二期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园小梅·其一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②,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①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②暄(xuān)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是形容梅花。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极目骋怀,写百花凋谢时,只有梅花独自开得热烈而美丽。一个“独”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孤傲的品格等。
B.颈联,诗人实写眼前“霜禽”“粉蝶”对梅花的反应,从客观上着重渲染梅花的与众不同,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事物的细致观察。
C.尾联,诗人在赏梅中低声吟诗,在恬静的山林里自得其乐,别具风情,无须热闹的俗情凑趣,也把诗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盘托出。
D.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风骨,这神韵也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4.本诗的颔联与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析。
【答案】3.B
4.①正侧结合:颔联直接写梅花稀疏、横斜的姿态和清幽的芬芳;颈联从霜禽、粉蝶对待梅的态度中侧面描绘梅花之美。
②虚实结合:颈联上句霜禽欲下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
③视嗅结合:颔联上句侧重从视觉角度绘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横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则从嗅觉角度写黄昏月下暗中浮动的缕缕清香,传其神韵。
④拟人:“霜禽”想落下先偷看一眼梅花、“粉蝶”如果知道会销魂失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实写……从客观上着重渲染……细致观察”说法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冈市2023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答案及解析.docx
- 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观点态度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专题练习-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讲练宝典(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教师版.docx
-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专题练习-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学生版.docx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数学(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