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童年读后感150字(精选27篇)
童年读后感150字(精选27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
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
编收集整理的童年读后感150字,欢迎大家分享。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1
读过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给人一种生活在苏联底层劳苦民
众的压抑感,也让人知道:人只有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有不屈不挠的
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文中高尔基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苦难凄惨的童年,以自己亲
人为鲜明代表折射了社会上各种人群的嘴脸:粗暴的外祖父、祥和的
外祖母、善良而又无奈的母亲、贪欲的舅舅……
但爱使他坚强、给他希望,让他把并不幸福的童年展示给大家,
并告诉所有读者: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让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
也希望在幸福生活环境中珍惜学习机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
前,实现自己的理想!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2
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
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
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
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这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这个逆
子的凶恶嘴脸和丑恶行径,也客观地暴露了千千万万小市民家庭的尖
锐矛盾。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阿廖沙“我”担任了火线侦
察兵的脚色,写得有声有色,相当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标题为“我注
视街上的敌情”的优美散文。这次“战斗”中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
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咂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3
今天,我读了《童年》这一本书。《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
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由母亲
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是一个
小染坊主,已经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倔强、贪婪、自私;两个舅
舅也粗野自私,经常为了家产争吵斗殴,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
小说通过阿廖沙的所见所历,真是的反应了十九世纪末俄罗斯底层市
民的生活。
《童年》真是一本好书,他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现在我们生活
条件这么好,那个时候条件这么差,主人公都能好好学习,而我们却
不能,所以我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4
《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小说。
高尔基的童年,是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度过的。四
岁丧父,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到专横的小染房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
力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幼小的他过早地体
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小小的心灵因此受到许多打击。高尔基的童
年是黑暗的。和他相比,我们的童年是阳光灿烂、多姿多彩的。在家
里,被爸爸、妈妈呵护着;在学校,有老师亲切的教导,朋友真诚的
关爱。而高尔基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奋斗着,成为了一个对社
会有用的人。
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励志的小说,它让我懂得要珍惜眼前的
幸福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学习,在磨炼中成长,在奋斗中
成才。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5
在前个星期我看完了《童年》一书,这本书都是讲高尔基小时候
伤心的事的。可以让人十分感动和悲哀。
《童年》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高尔基他的妈妈死了的那一章
节。高尔基这么小就失去了父母,实在很惨,让我十分伤心。他爸爸
妈妈死后我有一个未解之谜:他爸爸妈妈死后,高尔基这么活下去,
这也让我感到了高尔基的适应能力与生活能力。让我十分吃惊!他妈
妈死时做的动作也让我十分难过,他妈妈连她最后的心愿:见高尔基
的继父最后一次。也没有达成,真是死不瞑目啊!
这本书真让人难过!
童年读后感150字篇6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非常为主人公那吃苦耐闹的精神所打动。
主人公就是伟大作家高尔基的经历。主人公的父亲死了,她和她
的母亲暂住在外祖父家。期间,得外祖母疼爱,也亲眼目睹了他的两
个舅舅为夺家产以及对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主人公十
一岁失去了母亲,外祖父也破产了。他当过鞋店里的伙计,轮船上的
洗碗工人,当过亲戚家的学徒小用人,无论在哪里,他都背负着一个
小男孩难以胜任的劳动。
我看完这本书,正好学校要举行讨论会,我就找了一个大姐姐,
可不管我怎么说,那个大姐姐就是觉得我说的是错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