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55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卷版).docxVIP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55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全攻略(全国通用)

第55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一、知识关

(一)挖空练习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可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使我发愁),山深闻鹧鸪。

(二)全文翻译

郁孤台下面流着的清江的江水,其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二、默写关

(一)易错字写3遍

(二)情境默写练习

1.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眼前景色,表达对抗金复国坚定意志的诗句/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坚定的句子是:(),()。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直接表露诗人心迹的句子(表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以江水起兴,联想到人民群众苦难深重的句子:(),()。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寄寓着词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的句子:“(),()。”。

5.(),()。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合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三、阅读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注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与“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的愁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蓑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分析“山深闻鹧鸪”和“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两句中“深”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确定了意象的含义以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并从这个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联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和词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乎中间的媒介。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如连词、介词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确定。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有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艺术效果。例如杜牧的《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这两个意象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就那么直接地拼在一起。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诗人并没有交代。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电影镜头的叠印。这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恰切。诗人只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允许你把它凝固起来。一凝固起来就失去了诗味。意象之间不确定的关系,正是留给读者进行想象的余地。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连,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找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进行再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李白的词《忆秦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词的意象跳动很大,秦楼月,霸陵柳,乐游原,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光是地点就换了这么多,所以浦江清先生说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如果再问一句,把这些孤立的意象连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对长安这座古都的凭吊,对古代文明的追怀,对盛世的留恋和对前途的惘然。作者仿佛是站在历史长河中间的一座孤岛上,正向着邈远的时间与空间茫然地举目四望,同时把他的一些破碎的回忆与印象编织成这首词。除了这感情的线索之外,上阕“秦月楼”和下阕“音尘绝”各自的重复,也起了连接意象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