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全攻略(全国通用)
第56篇《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一、知识关
(一)挖空练习
青玉案·元夕(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辛弃疾
东风(春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指焰火)如雨。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指月亮)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千百遍),蓦然(突然,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处。
(二)全文翻译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二、默写关
(一)易错字写3遍
雕
箫
蛾
缕
蓦
阑
(二)情境默写练习
1.《青玉案·元夕》中用“()”一句写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
2.《青玉案·元夕》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十五之夜焰火乍放后缤纷如落雨的美丽景象。?
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4.《青玉案·元夕》中“(),(),()”生动地展现了元宵整夜百乐齐鸣、花灯炫目的热闹景象。
5.李彦宏创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之名源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而第三境,则取自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即:()。(),(),()。
三、阅读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1~2题。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①倚新妆,
郑女燕姬②独擅场③。
齐唱宪王④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青玉案·元夕⑤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中山孺子:泛指中原地区的青年。②郑女燕姬:泛指北方少女。③擅场:压倒全场,指技艺高超出众。④宪王:指周宪王朱有燉,明太祖朱元璋之孙,精通音律。⑤此词创作时,强敌入侵,南宋统治者却沉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⑥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灯。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此处指古代妇女戴的饰物。
1.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李诗的第一、二句中“倚新妆”“独擅场”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倚”和“独”字都暗含着互相比赛的意思。
B.李诗的第三句直接写歌声优美,用男女声“齐唱”的形式演唱,不仅声音宏大,而且刚柔相济,雄浑中有清脆。
C.辛词的上阕通过烟火、车马、乐器、灯月等意象,描写了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彩灯曼舞的热闹繁华的景象。
D.辛词的下阕重在写人,女游客们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时她们不停地说笑,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2.同样是写元夕,这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今天,世界生态文学园地郁郁葱葱,枝叶繁茂,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我们细心品鉴,就会发现规整园地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生态学原则、具身性原则和环境公正原则。
所谓生态学原则,指的是生态学相互联系和万物共生平等的信条。人类成为生态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或公民,既不比其他物种高贵,也不比其他物种低贱,是共同体中相互依存的同伴,是漫漫自然演进过程中的伴侣。伴随着工业技术革命的全球蔓延、世界生态形势的持续恶化以及生态学科学的发展,生态文学家们的生态学意识逐渐增强,由朦胧变得明晰,他们甚至直接在生态科学原则的影响和指导下进行生态文学创作。从总体上看,20世纪以来的生态文学处处透露出浓郁的生态科学精神。在这些生态著作问世之初,大众一般都将其看成生态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就是如此。
具身性原则指的是生态作家们通过对人物肉身和非人类自然存在物身体的描写,凸显人和非人类存在物身体的生物性和跨身体性特征,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或共性,从而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3篇《过秦论》(上)(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4篇《礼运》(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5篇《陈情表》(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6篇《归去来兮辞》并序(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7篇《种树郭橐驼传》(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8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19篇《石钟山记》(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0篇《登泰山记》(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1篇《静女》(原卷版).docx
- 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第22篇《无衣》(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