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D.竹木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解析】材料反映了津浦铁路的修建使蚌埠由一个偏远小镇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和竹木集散中心,这说明交通近代化可以推动经济近代化。【答案】A第30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随堂练习第3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选择题1.如图为中国保存至今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于()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第3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解析:唐胥铁路通车的时间为1881年,符合题干1882年的时间要求,故选B项,A项为1876年的时间要求,C项于1909年建成通车,D项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答案:B第3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2014·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第3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解析:20世纪初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同时出现,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并没有消失。答案:D第3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2014·广州高一检测)新中国的火车经过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的发展历程,其根本原因是()A.新中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3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关于高中人教历史必修配套件第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来源学优高考网第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第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十五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五单元第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情景导入1目标导航2自主预习3课堂探究4随堂练习5高考演练6课后强化作业7第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情景导入第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10年上映的卖座大片《让子弹飞》中,一开始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镜头,引发了观众的阵阵笑声。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导演虚构的,在中国历史上真发生过这荒诞离奇的一幕。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命大臣唐廷枢开发唐山开平煤矿。第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唐廷枢建议修铁路运煤,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认为火车噪音太大,经过东陵府时会惊动地下皇陵,破坏风水,喷出来的煤烟还会给周围农田里的庄稼带来损害,便提出如果想修铁路,火车不能用火车头带,只能用马和驴拉。1881年,全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铺成后,用驴和马拉火车的事情发生了,时称“马车铁路”。这个震惊世界的笑话持续了几个月,最终由于唐廷枢的坚决反对,才将马和驴改为了火车头。 那么,中国的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就会清楚了。第7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标导航第8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时空坐标第9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主预习第10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的发展(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_____________。(2)诞生: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淞沪铁路唐山到胥各庄第1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发展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④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⑤1997年以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