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默写。1.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表达了作者不畏人生风雨的旷达;“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一语双关,道出了作者看淡荣辱得失的超然情怀。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的“_______________。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描写了晚上月光映在河面上,随水悄悄流逝,作者在杏树底下吹笛,一直到天明的情景。长沟流月去无声3.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词中,“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半竿斜日旧关城4.《定风波》中写出游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咏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6.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词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从而让读者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8.读诗文,我们能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定风波》中,苏轼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陈与义用“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回忆当年在良辰美景中和朋友游玩的欢乐场景;《浣溪沙》中,纳兰性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今幽恨几时平!”来渲染萧索寂寥的气氛,抒发悄然而生的幽恨。一蓑烟雨任平生杏花疏影里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二、佳词赏析。(一)阅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回答问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序说明此词创作缘由,“余独不觉”的“独”字,暗示词人与众不同的情怀。B.“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这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似。C.末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有双关的含义,既指眼前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挫折、磨难。D.词人借出游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小事,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启人深思。解析:B项有误,“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说傍晚西斜的太阳已出现,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却有一种人生向晚的悲凉之感。两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似。故选B。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与“鬓微霜,又何妨”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述。答案:相同:都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同:前者表达从容面对风雨,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后者表达壮心不已,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3.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情景?答案:上片写风雨中吟啸徐行的情景,下片写风雨后斜照相迎的情景。4.有人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和“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所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示例:“风雨”“晴”分别喻指人生中的逆境与顺境,不论雨天晴天、逆境顺境,旷达的作者都能坦然接受。古人写秋冬之景,大多渗透悲情,但是作者认为“一年好景”最美的季节是“橙黄橘绿”的时节,色彩鲜明亮丽。这写出了秋末冬初时节硕果累累的一面,给人以昂扬、乐观向上之感。两者所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都是积极乐观的,是一致的。(二)阅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回答问题。1.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 周年 (3).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7 敬业与乐业 (11).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4).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4).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7 孤独之旅 (2).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7 孤独之旅 (11).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1).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19 怀疑与学问 (3).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思辨之光 口语交际 讨 论.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