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楼前》《过勤政楼》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楼前》《过勤政楼》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楼前》《过勤政楼》含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楼前

[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指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

审清题干

明角度

根据题干要求,需要比较两首诗情感以及写法上的不同

第二步:

分析诗句

理思路

(1)《楼前》作者运用回忆的手法,描写了当年庆祝玄宗生辰的盛况,前两句写在每年的三月三日,玄宗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在勤政楼前庆祝生辰。后两句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抓住老马听到音乐声“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地写出当年的繁盛热闹,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奢逸乐。

(2)《过勤政楼》第一句说佳节名声空在,第二句说丝囊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一“空”一“无”相互呼应,写出庆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让人感受到不管曾经多么热闹繁华,可惜已经是落花流水已逝去,空余下满目的哀伤与叹息。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以景作结,感昔伤今,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作者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

第三步:

求同辨异

规范答

从诗歌中找到具体依据以后,发掘出两首诗情感、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奢逸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2)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