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白燕》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燕①
袁凯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②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注】①白燕:在我国历史上被视为祥瑞之物、神奇之物。②梁园:汉代梁孝王与众多文士在梁园赋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江山如故,人物已非,借王谢旧事点明所咏为燕。
B.颔联实写白燕之“白”,运用了汉代梁孝王与众多文士在梁园赋雪的故事,但不是写雪,而是以雪比燕之“白”。
C.颈联以柳絮、梨花等洁白的景物,创造典型意境,唤起人们的联想,字面上无一“燕”字,而白燕自然从景中浮现。
D.建联诗人倾注了无限珍爱。怜惜的感情,叮咛白燕,用赵飞燕这位汉宫美人的名字,关合题面的“燕”字,也颇有妙趣。
16.本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对白燕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首联写旧时王谢堂前也少见这样的白燕,以旧时王谢堂前寻常的燕子反衬出白燕的珍稀。
②颔、颈两联,连用四句景语,通过明月、白雪、柳絮、梨花种种洁白的景物,衬托出白燕的洁白无瑕。
③尾联以善妒的赵飞燕姐妹,反衬出白燕的纯洁美好。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颔联实写白燕之‘白”错误,颔联通过明月、白雪衬托出白燕的洁白无瑕,应是虚写。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首联意为“在故国飘泊流落,江山依旧,人物已非,往时王谢堂前也少见这样的白燕”,写旧时王谢堂前也少见这样的白燕,借王谢旧事点明所咏为燕,再用“见应稀”三字进一步以旧时王谢堂前寻常的燕子反衬出白燕的珍稀。
②颔联诗人展开想象,用汉代梁孝王与文士梁园赋雪故事,但不是写雪,而是以雪比燕之白,故云“未归”,极写白燕之白。颈联诗人别出心裁地专为白燕设计了活动的新天地,诗人以柳絮、梨花等洁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衬托白燕,唤起人们的联想,字面上无一“燕”字,而白燕自然从景中浮现,衬托出白燕的洁白无瑕。
③尾联作者叮咛白燕:赵家姐妹生性喜欢嫉妒,切记不要往昭阳殿中飞舞翩跹。其实是说不要像善妒的赵飞燕姐妹一样。用赵飞燕这位汉宫美人反衬出白燕的纯洁美好,诗人想象白燕应是无比的纯洁、灵巧美丽,此处用空灵蕴藉的笔法,写出了白燕特有的精神气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方式》总结.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北塘避暑》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蟾宫曲长沙怀古》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朝天子咏喇叭》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春归》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登快阁》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庚子荐饥(其一)》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猎行》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涛》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贺新郎》含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