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方式》总结
古代诗歌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一)记叙
概念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示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赏析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二)描写
在诗歌鉴赏时考描写,主要是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角度来命题。
1.正面描写
概念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示例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赏析
此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2.侧面描写
概念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描写是侧面描写
示例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
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3.具体的描写角度分类
(1)虚实结合
概念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
示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赏析
“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城的繁华景象。“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作者今日所见凄凉景象
(2)动静结合
概念
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
示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赏析
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3)点面结合
概念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
示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赏析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4)细节描写
概念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像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文,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
示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赏析
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隐讽态度尽在不言中了
(5)色彩的渲染
概念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赏析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6)白描
概念
白描引入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色、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示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赏析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三)议论
概念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示例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赏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直接议论,后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结,另出新意,使议论不抽象,不枯涩
(四)抒情
在诗歌鉴赏时考抒情,主要是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角度来命题。
1.直接抒情
概念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示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
作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的具体角度分类
(1)借景抒情
①触景生情(景→情)
概念
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
示例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赏析
首联、颔联写登高见闻,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颈联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②以景结情(情→景)
概念
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
示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春晨景的词,“漠漠轻寒”是作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