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猎行》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猎行》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观猎行》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观猎行(节选)

王迈

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苶。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

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往往被甲皆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呜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

【注】①“淮甸间”指淮河地区,时为宋、金交壤,宁宗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曾率领百万士兵北伐,溃败告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猎气不慑”为本诗之纲。“夫战,勇气也”,故前人重一鼓作气,打猎亦如是。

B.“微哉”两句承上启下,以反问语气指出“战气先萎苶”的结果,启下文的战事。

C.“往往”两句可见诗人认为北伐失败是因为披甲作战之人如上文猎人般懦弱无用。

D.结句以“呜呼”领句,连用两个感叹号,饱含作者对定能得到壮士直捣幽燕的信心。

16.有人曾叹王迈这样的轩昂磊落之士,也已难写出汉、唐诗中的壮观,“非不欲,实不能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D16.①士兵士气低迷,缺乏体力和胆量,很难取得大规模战争的胜利。

②开禧年间,百万大军北伐遭遇溃败。

③缺乏善于征战和有军事才能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领导,战争无法取得胜利。

【解析】

【导语】宋代诗人王迈通过《观猎行》这首诗,以打猎比喻战事,写出南宋时期战事不利,士兵缺乏勇气和战斗力的现状。在诗歌中他不仅批评了士兵的战斗意志薄弱,也表达了对优秀将领的渴望和壮志未酬的失望之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南宋王朝武备松弛,国力日衰的感叹。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饱含作者对定能得到壮士直捣幽燕的信心”错,“安得”意为哪里能得到,面对士气低迷,战争失败的颓势,作者也是深感无奈,结尾句表达了作者对善于征战、有军事才能和斗争热情的人才的呼唤。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士兵士气低迷。诗中提到“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苶。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描绘了士兵在战前就士气低落,无论是体力还是胆量都存在严重问题的现状。在这种士兵素质欠佳的情况下,很难取得大规模的战争胜利。诗人即便想写出汉唐那样壮观的战争诗,也缺乏最基本的素材和现实基础。

②军队战争失利。“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往往被甲皆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反映了开禧北伐的百万之师却遭遇溃败的事实。诗人目睹了军队的失败,没有值得歌颂的伟大胜利,也就无法像汉唐诗人那样去书写胜利的壮观。

③缺乏善猎善兵之人:诗人在结尾发出“呜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的感叹,表明当时缺少善于征战、有军事才能和战斗热情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带领出强大的军队,获取辉煌的战功,诗人也就没有可用来创作壮观战争诗的题材。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