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大学试题(文学)-训诂学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辛弃疾帅部南归于()。

2.训诂术语的“浑言”和“析言”,其用途是()。

A、区别泛指与特指

B、说明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C、说明同义词作不同解释的原因

D、辨别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的概念间的差异

E、说明词义引申的途径

3.用来指明古籍在传抄过程中脱漏文字现象的术语是()

A、衍

B、当作

C、夺

D、为

4.有哪几个特点贯穿《说文段注》(即段玉裁)全书?

5.《释名》的作者是()

A、许慎

B、段玉裁

C、刘熙

D、黄侃

6.注释书中有些什么训诂内容?

7.下面对各条注解文字中,运用以形说义这种训诂方法的有()。

A、《孟子?滕文公》:“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B、《尔雅?释诂》:“樊,藩也。”

C、《说文?泉部》:“泉,水原也。像水流出形。”

D、《说文?木部》:“采,持取也。从木从爪。”

E、《诗经?沔水》毛传:“规,正圆之器也。”

8.试论述《尔雅》的内容及价值。

9.下面训诂术语的依类分组,分组正确的是()。

A、当为、读为

B、读为、读曰

C、读曰、曰

D、读为、为

E、当为、当作

10.《孟子·滕文公》:“庠者,养也。校者,效也。序者,射也。”句中运用了()的训诂方法。

11.古书注释中释句的方法有几种?

12.()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13.具体到词义训释方面,要做到“务平实,忌好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4.陆宗达、王宁提出在运用“以形索义”方法时,必须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15.对因时地不同而发生差异的方言词,《方言》称为()。

16.《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A、用声训法释词

B、兼说形、音、义

C、按义类编列

D、汇辑故训材料

17.《史记?陈涉世家》:“藉第令毋斩。”应劭注:“藉,吏士藉也。”王引之云:“藉第令三字乃虚词复用。”纠正了应劭的误释。应劭注释中的弊病是()。

A、望文生训

B、穿凿附会

C、增字强释

D、滥用通假

1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社”中“可怜”义为()

A、可哀

B、可惜

C、可怪

D、可爱

19.词句“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词人是()。

20.举例说明训诂学对其他学科的帮助作用。

21.《广雅》的作者是()。

A、张揖

B、王念孙

C、曹宪

D、王引之

22.从《毛诗笺》来看,郑玄大致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23.“自注”有多种别名,属于自注别名的有()。

A、内注

B、集注

C、补注

D、本注

E、子注

24.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

25.简述训诂学与文字学的关系。

26.简述《毛传》的不足之处。

27.《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

28.训诂学三个时期是()

29.《淮南子》:“发笱门。”高注:“笱,竹笱,所以捕鱼。”高注的释义方式是()

A、以今语释古语

B、以通语释方言

C、推因

D、描述

30.翻译: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1.《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句中的“林寒涧肃”应理解为()。

A、林寒,涧肃

B、林寒,涧不寒

C、涧肃,林不肃

D、林、涧皆寒而且肃

32.《礼》:“天子则平衡,大夫则绥之。”郑注:“绥()妥。”

33.南宋张炎以“不惟清空,又且骚雅”所评论的词人是()。

34.《汉书》:“亲二宫之膳。”颜注:“膳()善也。”

35.《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36.简述洪诚《训诂学》的优点。

37.什么是训诂的术语?

38.《方言》是一本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01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侯区米阳米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0107MAC8LM2H2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