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精选语文试卷.pdf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精选语文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野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二)

高一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到唐代,无论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审美都已达到巅峰,形

成了“南青北白”格局——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并称“唐瓷双雄”。这一

格局充分展现了我国的“陶瓷风骨”,引领并推动了世界瓷器业的蓬勃发展。

越窑和邢窑出现在五代十国,直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并“一统天下”。

越窑,我国最早烧制青瓷的窑口,窑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慈溪、余姚、上虞、绍

兴带,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越窑。青瓷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东汉晚期越窑成功

烧制,器形多为生活日用器,坯体因创新性地使用了轮制陶车塑造,故规整度较

高。至五代十国,青瓷成型方式仍延续了轮制技法,且胎体致密、胎质细腻,装

饰技法以刻划花、拍印粘接、模印、捏塑等为主,装饰元素多为几何纹样、动物

形象、佛教题材等。到唐代,青瓷制作完全达到巅峰,产品质量较佳,器物造型

出面多以碗、盘、钵、观台为主。

邢窑是我国最早的官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唐代属于邢州,故

称邢窑。白瓷始于北齐,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早期胎体较为粗糙,

釉层常泛青,整体质量不佳。隋唐时期发展达到巅峰,器型有盘、碗、杯,托子、

瓶、壶、罐等。白瓷按胎釉质地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粗白瓷又分粗胎粗白瓷和

细胎粗白瓷,前者胎色灰白,胎质粗礼;后者胎体致密,胎色较淡,白度较低,

为提高其白度常施以白色化妆土补充。细白瓷胎色呈纯白色、胎体致密度高,常

施以满釉,部分产品胎壁薄如蛋壳,施釉烧制后透明性能极好。釉色以纯白或白

中微泛青色为主,且釉质莹润、质量极高,装饰技法以雕塑、堆贴、印花、刻花、

压边、起棱等为主,十分注重器物的自然之美。

作为“丝绸之路”上我国对外输出的主要产品,茶叶和瓷器的渊源不言而喻。唐宋

时期,迎来了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发展的高峰。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佛教禅宗

茶风盛行,皇室崇尚茶带动了整个社会,文人士大夫丰富了茶文化的新神内涵。

对外交流促进了茶文化传播,使其逐渐走向国际,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茶,必配好茶具。“南青北白”因此独领风骚。陆羽《茶经》道:“瓷碗,越州

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或者以邢州次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

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也。邢瓷

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也,”他极力推崇越窑青瓷,但也不忘

赞扬邢窑白瓷类“银”“类雪”。

唐朝有着“尚青”的饮茶风俗,茶色以绿为贵,而越窑青瓷最能显茶色,因此为最

佳。唐代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青瓷色泽如千峰般翠

绿。越窑瓷器除了颜色迷人,还具有胎质细腻、釉层均匀且细腻光滑等特点。而

邢窑白瓷色泽洁白,易显茶色,装饰朴素雅致,也颇显端庄大气,在唐代不仅受

国人喜爱,还远销海外,形成巨大市场。日本、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

等国家古遗址中均发现了邢窑白瓷的足迹。

唐代陶瓷茶具装饰手法以釉色为主。此外,还有彩绘茶具、堆贴花茶具、刻花茶

具等。茶叶和瓷器友情碰撞,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双赢。

唐代制瓷以技术为根本,却更强调创新。南北朝之前陶瓷色泽就以青为主,这是

瓷胎原材料中含铁量过高,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故而陶瓷长期被青色垄断。

而白瓷与青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铁含量不同——只需将原材料的含缺量降低2%

以下,即可烧成白瓷。还有,邢窑白瓷多使用高铝低硅黏土,与越窑青瓷高硅低

铝特性瓷土具有一定差异,工匠不得不对胎釉进行处理及大量使用化妆土装饰,

从而为白瓷烧制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持。

青瓷和白瓷制作工艺均与色彩单纯有着内在联系,成分构造有很多相似之处,质

感均与玉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邢窑白瓷

釉色洁白,莹润如玉;越窑青瓷釉色则青翠欲滴,温润如玉。也就是说,瓷器发

展正冲白玉质地方向,这一审美思想也推动了唐代邢窑白瓷的不断进步。同样,

越窑青瓷也秉持着向玉石质地的方向前进,并被赋予一定的自然美学和道法思想,

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支撑下,迸发出唐代社会虚静“”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浓厚

的人文气息,形成有别于那窑白瓷的艺术风骨。

“南青北白”在唐朝名扬海外,到宋朝更是达到另一个高峰。有专家称,青瓷是“瓷

器之母”,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了白瓷,之后再派生出了青花、五彩、斗彩、粉

彩、古彩等各色瓷系,而白瓷和青瓷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审美,含蓄、和

谐、雍容和精致。

(摘编自蒋寒《南青北白,展现唐代陶瓷风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