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狂舞、闪射、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烧灼、奔突、翻飞、大彻大悟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16自然段。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感。
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培养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本文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理解文章内容。
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领悟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节奏和气势,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魅力。
4.批注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精彩语句进行批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精彩表演视频,视频中激昂的鼓声、奔放的舞姿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表演?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直观感受,如热烈、奔放、震撼、激动人心等。
3.顺势引出课题《安塞腰鼓》,并介绍安塞腰鼓是陕北地区的一种特色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检查:
字词正音
给加点字注音:
亢(kàng)奋晦(huì)暗羁(jī)绊蓦(mò)然冗(rǒng)杂搏(bó)击烧灼(zhuó)奔突(tū)翻飞(fēi)大彻(chè)大悟
词语解释
狂舞:尽情地舞动。
闪射:闪耀;放射。
火烈:火势猛烈,泛指热烈。
飞溅:向四外溅。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蓦然:突然,猛然。
冗杂:繁杂。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烧灼:烧、烫,使受伤。
奔突:横冲直撞;奔驰。
翻飞:上下飞翔或忽上忽下翻动。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文章围绕安塞腰鼓写了哪些内容?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章依次写了安塞腰鼓的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部分,展现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20分钟)
1.研读表演前部分(第14自然段)
学生齐读这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分析写作手法:运用了环境描写(高粱地、南风)和衬托手法,以高粱地的朴实、南风的轻柔衬托出后生们的沉稳安静,为下文腰鼓表演的热烈奔放做铺垫。
提问:呆呆地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回答后总结:呆呆地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腰鼓在表演前的寂静,与后文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
2.研读表演中部分(第527自然段)
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师范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边听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并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腰鼓表演?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合作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动作描写
找出文中描写后生们打腰鼓动作的语句,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鼓点比作骤雨,流苏比作旋风,脚步比作乱蛙,瞳仁比作火花,风姿比作斗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腰鼓表演动作的急促、热烈、奔放,表现了后生们的活力与激情。
神态描写
找出描写后生们神态的语句,如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