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大联考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这一科学判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提出分工和交往的扩大,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世界市场,形成了世界历史。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内在蕴含着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历史趋势。

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科学含义,区分“全球化”概念的不同用法,揭示西方学界的一些错误观念和认识。回顾学术史,“全球化”这个概念的广泛使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新世纪以来,围绕“全球化”的学术讨论成为热点话题。一般认为,作为系统的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全球化”概念,是美国学者莱维特在1983年发表的《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也有学者注意到,1970年意大利左翼刊物上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一文已经在批判的意义上使用了这个概念。这提醒我们:在西方学术话语中,“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指向,即与新自由主义兴起相关联的“资本全球化”或“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今天,我们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既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的自觉坚持,也是对势不可当的历史潮流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也要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关于2000年前后“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在《我们人民——面向21世纪的联合国》中指出“很少有个人、团体或者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悬殊差异。”这种带来悬殊差异的“全球化”,在美国学者斯蒂格里茨看来,其规则的制定者其实是某些西方国家的大企业。而加拿大学者帕尼奇则将这种“全球化”定位为帝国主义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反全球化”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方式出了问题,它根源于“资本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转移和转嫁,及其所导致的不平衡现象。

“逆全球化”特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发生的经济和外交政策调整、政治形势和社会思潮变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盛行;企球治理中单边主义加剧,全球供应链出现被动断裂和主动脱钧,某些发达国家极端政治倾向加重,国家安全概念泛化、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抬头。从根本上说,所谓“逆全球化”是“资本全球化”内在矛盾激化的产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非但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反倒是通过金融输血加放水、贸易和科技壁垒等手段,为大企业和金融垄断资本保驾护航。在西方世界,当金融垄断资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助推保护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而采取脱钧断供时,“逆全球化”从暗流涌动到抬头加剧的转变也就随之发生了。

我们之所以警惕、反对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是因为“逆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食利者阶层为了维持自身垄断地位,继续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攫取超额利润,操纵国家机器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其实质毋宁说是“资本全球化”的自我调适。

“逆全球化”策略的实施,不仅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在慌乱中直接“打脸”西方发达国家此前推行的“资本全球化”策略、宣扬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更进一步,“逆全球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任其发展,只会加剧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足。在发达国家内部,这种“逆全球化”非但没有消解各种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利益分化,导致了社会撕裂。在国际范围内,这种“逆全球化”一方面通过矛盾的转移和转嫁,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遭受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动荡;另一方面甚至通过直接挑动对立对抗,造成了地区冲突和安全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