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1.下列词语的注音全部无误的一项是(????)
A.惨怛(dàn)???厩监(jiù)??棘矜(qín)???啜其醨(lí)
B.廪食(lǐn)???节旄(máo)??煴火(yūn)??斧钺(yuè)
C.崤函(xiáo)??膏腴(yú)???牧羝(dī)???逡巡(jùn)
D.温蠖(huó)???旃毛(zhān)沾襟(jīn)???长铩(shā)
二、文言小题(本大题共6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①人穷则反本(贫穷)????②靡不毕见(没有)
B.①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微)????②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C.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欢)????②举天下之豪杰(全)
D.①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②举类迩而见义远(事物)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厚赂单于????????因利乘便
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商君佐之
D.而告以成功????????以致天下之士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厚币委质事楚
C.我丈人行也 D.及凯旋而纳之
5.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壮其节??②追亡逐北??③天下云集响应??④外连衡而斗诸侯??⑤同死生
⑥??席卷天下??⑦传不习乎??⑧单于愈益欲降之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C.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6.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举贤以自佐 B.金城千里/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C.不凝滞于物/见犯乃死 D.盛以锦囊/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D.非及乡时之士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文学中始终有生态文学的类型。《易经》中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可谓开启了中国人道法自然的思想先河,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可看作是最早的生态文学。如果说西方人的文化特征是在逻辑思维之上建立的神学观念,那么,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则是在观察自然、体味人性的感性与理性共融基础上确立的人学观念。《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在古代文学中,对自然的书写始终是文学的主题之一,意境便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时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古代诗学的美学特征之一。
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开始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近现代西方学习,古代文学传统被忽视,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始专注于写人,而忽略了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境,仅能在沈从文等少数作家、诗人那里窥见,大部分作家对自然生态并不重视。改革开放后,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内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生态问题便是突出的问题之一。
王蒙说:“作家往往更早一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敏感的作家就已经关注到了生态危机,并通过文学的形式向人类发出生态预警,而他们所采用的大都是报告文学的方式。以沙青、徐刚、麦天枢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报告文学作家,展现了当时中国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如展现城市生态恶化问题的《北京失去平衡》(沙青);反映水问题的《挽汾河》(麦天枢);提示森林问题的《伐木者,醒来!》(徐刚)。此外,李青松等作家还关注了珍稀动物、矿产资源等问题。王治安的《人类生存三部曲》则对中国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文学著作翻译到中国,与中国作家的生态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自觉的生态写作精神,写作文体从原来的报告文学发展为散文、诗歌、小说、童话、跨文体写作等,这些作品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对社会也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作家张炜、阿来、苇岸、于坚、李青松、徐刚等人纷纷创作出版了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一时之间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作品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思考几十年来的生态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生态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生态思想便显示出它的魅力来。尊重自然,把自然当成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然当作奴隶和资本,同时也把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我们才可能拥有绿色家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顺义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宕昌县一中、宕昌县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高州市四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揭阳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广东省阳春市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