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健康国旗下讲话(精选17篇) .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国旗下讲话(精选17篇)

心理健康国旗下讲话篇1

当高考倒计时的钟声敲响时,那粉白的数字,在同学们的眼中可

能已幻化成不同的图腾,让同学们感到紧张、焦虑、烦躁,在高考前

的这段时间内,对学生来说,做好心理上的调整,比夜以继日地埋在

书堆里效果更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三学生要平稳的度过接下来

的学习时光,须要先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

考生考前心理状态什么样?不同的学生在考前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

的,通过高考专家多年的观察,总结出以下常见的几种:

过分激动状态。常表现为情绪体验强烈而紧张,心跳加快,情绪

状态不稳定。学生如果处于这种状态,往往注意力失调,心不在焉,

不能控制自己。这种状态是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

过程过度升高的结果。其产生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复习准备情况、

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关。

平淡默然状态。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表现为情绪低落,

所有心理过程都进行得非常缓慢,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

知觉和注意过程减弱、不果断,甚至不想参加考试。这种状态同学生

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其产生是由于过度疲劳

或考前复习过度而引起。从心理上来分析,往往与学生对考试的不利

方面想得太多,又没有解决办法,及缺乏顽强的意志有关。

盲目自信状态。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艰巨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

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这种状态和学生不准备动员自己的

全部力量去克服困难,注意强度下降,知觉、思维迟缓有关。这种状

态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不利。

最佳竞技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学生对面临的考试以及对自己的

能力水平有清楚的、实事求是的认识,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

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上,

知觉敏锐性提高,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大脑皮层具有与任务相适应

的神经兴奋过程,这种神经过程又有最适宜的灵活性,并以相应的抑

制过程来加以平衡,从而表现出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等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对学生考试水平的发挥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了解了我们考前可能会出现的这几种状态,我们应如何进行心理

调节呢

调节情绪,活跃思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

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

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让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

继而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懒。人在高兴时,学习的信心和兴

趣会增强,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变得强烈,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

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

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挥。

适度焦虑,激发动机。有些同学在考试之前就开始担心自己的状

态,有的是因为前阶段考试成绩不好,有的是因为对未来的考试抱有

很大的期待,不管是哪种情况,学生考试焦虑主要体现在对考分的过

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害怕看到老师失望的目光,

害怕给不了家长一个满意的交待,害怕在同学面前失去面子。虽然有

学生天天挑灯夜战,但效率也不高;睡眠质量不高,失眠,作噩梦,第

二天头脑昏沉沉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家长和社会过高的

期望常使同学们的情绪处于焦虑状态。过分的焦虑会影响到学习效果,

但适当的焦虑还是有必要的。焦虑是注意的基础,一定程度的焦虑情

绪可以有效地调整我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思维效率。心

理学实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森田正夫总结的一条理论揭示了一个重要的

生活哲理:只要你有取得成功的欲望,你就必然会有一定焦虑,反之,

你有一定的焦虑,就说明你有取得成功欲望的影子,谁又能够扫除自

己的影子呢?这是人类心理世界的一条自然法则。

总之,焦虑尽管是令人厌恶的情绪,但在学习中又不可缺少,我

们不应该笼统地把焦虑看作学习的绊脚石,而应当宽容地接受适度焦

虑的出现。不允许自己的情绪有波动,不允许有焦虑,就必然会对正

常焦虑的出现感到痛苦、不安。这种“对焦虑的焦虑”反而会激发过

度焦虑,把自己推向考试晕场的泥潭。

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

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

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被激发,变压力为动

力,学习效果最好。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一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37142147337d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