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不是摆脱依赖,而是学会借力共生,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万物皆为我所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指导分析:
该题目材料以真正的成熟为思考的出发点,认为真正的成熟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它让你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在个人成长上,也体现在如何与世界互动、如何创造价值的过程中。
写作时考生能围绕“借力共生”并对“借力共生”进行准确合理的阐释即为立意符合材料;若考生能由此展开联想,谈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借力共生”,亦为立意符合材料。
考生如能进一步聚焦“摆脱依赖”和借力共生“的关系展开思考,或对借力共生的内涵(以自我为主体,万物皆为我所用)进行深刻的探讨,体现思辨性,即为立意准确。
审题:
抓住关键词:“学会借力共生”、“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万物皆为我所用”
1.“学会借力共生”
(1)是什么:认识到个体力量的有限性,积极寻求与他人、他物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步。
(2)不是什么:不是无原则地依附他人,也不是单纯地利用他人而不考虑对方利益。
2.“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
(1)是什么:明确自身的目标、价值观和能力,在借力共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不随波逐流。
(2)不是什么:不是盲目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意见和力量。
3.“万物皆为我所用”
(1)是什么:善于发现周围事物的价值和潜力,将其合理运用到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秉持“物我共生”的理念,实现“我”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价值整合。
(2)不是什么:不是对万物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不是仅仅将万物视为实现个人目的工具。
立意:???
1.真正的成熟在于“借力共生”。
2.在“借力共生”中保持主体性。
3.“借力共生”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写作时,文章首先可以解读“成熟”的多重含义,运用定义法阐明摆脱依赖只是成熟的初级阶段,更深层次的成熟在于处理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即“借力共生”。接下来,运用例证法,结合团队协作、资源整合、生态平衡等具体事例或理论,论证“借力共生”的实际意义,例如蚂蚁的团队协作、企业间的资源整合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再者,运用对比论证,探讨“主体位置”的重要性,将被动依赖与主动借力进行对比,凸显在借力过程中保持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的必要性,避免盲目跟从。结尾部分,升华主题,提出积极的生活哲学: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外界资源,如同蜜蜂采蜜般,最终酿造出甜蜜的成果,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佳作
借力共生,方为成功之道
????????
???荀子在《劝学》中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确如此,纵观历史长河,凡成就伟业者,无不是凝聚众人智慧的集大成者。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国家,他们的成长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学会借力共生,方为成功之道。
??借助他人智慧的结晶,助科研取得突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学会借助他人的智慧结晶,才能站得更高。二十世纪初,众物理学家面对微观世界的纷乱现象束手无策。在知道单打独斗再难有突破的情况下,一群年轻人聚在哥本哈根分享新知,他们在共同努力下,一个崭新理论显出雏形。玻尔,海森堡与波恩狄拉克借助前人和他人的智慧,创立了今人所称的量子理论。试想如果当年这群人各自为营,不愿借力共生,那么人类对未知的科研领域探求脚步就会大大减缓,留下不少遗憾。当然,我们在借力的过程中,也要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对于别人的东西,要在占有的基础上,思考判断和选择。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先占有,再挑选。
????借助对方力量,助乱世中得以生存。苏洵在《六国论》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而非秦也。在乱世中,小国要学会借力,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三国时,吴国和蜀国都是小国,唯有借助对方的力量才能对抗强大的魏国。但在后来,孙权利欲熏心,在吴蜀联盟势头正盛之时,背弃共抗魏国的条约,斩关羽,夺荆州,使联盟破裂。刘备拼死报仇,双方损失惨重。最终失去盟友的双方,独木难支,无法抵抗魏国的进犯,蜀被魏灭,吴为晋吞。若非孙权破坏联盟,使刘备恼羞成怒,不顾诸葛亮的劝阻,奋然攻吴,又怎会致两国最终两败俱伤,孤立无援,然后相继沦陷呢?所以作为智者,要学会借力,唯有借力,才是生存之道。
??借助资本力量,助事业取得发展。《吕氏春秋》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智者往往不会恃一己之能,而善聚众人所长。因春晚机器人跳舞一炮而红的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在创业之初,缺少自己的支持,于是他寻求风投基金,最终让公司成为中国的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拆解精致外壳,重铸生活内核.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金句汇编+运用例段.docx
- 202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五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扬州慢》姜夔(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吃苦”与“享福”.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灵魂只能独行.docx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II“观点印证类”试题专练.docx
- 2025年中澳实验学校高三三月月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解析.docx
- 上海市风华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阶段练习(2025.3)(暂无答案).docx
- 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