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三)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积累·运用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一)选择题(12分)
1.C(3分)2.D(3分)3.D(3分)4.D(3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注】但凡存在缺字、错字、换字等情况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①床前明月光②会当凌绝顶③人闲桂花落④明月几时有
⑤天涯若比邻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三)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12分)
6.A(3分)
7.B(3分)
8.(6分)
(评分依据:①地点选择明1分,后无阐述不给分;②AB、CD系统与长征情节精准对应2分;③矛盾性与一致性分析清晰2分;④未机械套用物理公式,紧扣名著与历史逻辑1分)
示例:选择贵州;①模型与长征情节对应:i.AB系统:A代表党内错误路线(如博古、李德的“左”倾教条主义)。B代表毛泽东等正确革命领导者。ii.CD系统:C代表遵义会议的决策(如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D代表红军整体战略方向的调整(如转向灵活作战)。iii.无限长水槽象征长征的艰难历程,充满未知挑战。②运动状态分析:i.矛盾性:会前:A(错误路线)向下施压,阻碍B(正确主张)上升,导致红军受挫(如湘江战役)。会后:C(会议决策)通过“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推动D(全军)转向正确道路,B(毛泽东领导)成为上升动力。ii.一致性:当AB系统达成一致(错误被纠正),CD系统同步协调(全军执行新战略),如四渡赤水的成功。③象征意义:i.“滑轮与绳索”象征党内民主集中制,通过会议(滑轮)调整力量分配。ii.“水槽阻力”反映外部围剿与自然险阻,但红军通过内部调整(AB系统优化)克服阻力。
第II卷:阅读·鉴赏
二、阅读鉴赏(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29分)
〈一〉诗歌鉴赏(9分)
9.B(3分)
10.(每点3分,大意相近即可,6分)
①悲情:秋日意象与生死之痛。首句“霜殒芦花泪湿衣”以秋日霜降、芦花凋零的意象,渲染出萧瑟凄冷的氛围,暗喻母亲亡故如秋花凋零,诗人“泪湿衣”的描写直抒胸臆,表达出丧母之痛的深切悲情。次句“白头无复倚柴扉”中“白头”暗示诗人年老,“无复”二字更强化了母亲已逝、永失倚靠的孤独与绝望,将悲情推向极致。②孝心:忆典袈裟与赤子之诚。后两句“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通过具体事件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孝心。作为僧人,本应清修,却为母亲在梅雨困顿中典当袈裟换米,这一违背戒律的行为,将世俗孝道置于佛法之上,以“袈裟”与“米”的对比,凸显出孝心的真挚与沉重。③交织:时空交错与情感升华。全诗以秋日之景触发对去年梅雨时节的追忆,形成“今-昔”的时空交错。当前的悲情与往昔的孝行相互映照,使“悲”因“孝”而更显深沉,“孝”因“悲”而更显珍贵。诗人以秋日芦花起兴,以长江奔流作结,将个人悲情融入历史长河,在苍茫意境中完成了对生命无常与孝道永恒的思考。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11.ADF(3分)12.D(3分)13.B(3分)
14.(8分)
①从千人石往上直到山门,游人密集得像鱼鳞一样,檀木板堆积成小山,酒杯中的酒像云一样倾泻。(“栉比如鳞”“云”一个1分,“檀板丘积”句式1分,大意1分)
②等到夜深时分,月光下的树影横斜交错,芍药花香气四散凌乱,这时箫和檀板也不再使用了。(一个分句1分,大意相近即可)
15.(3分)
相同点(1分,任答一点即可):①题材相似:两篇均为晚明小品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体现文人雅趣。②语言风格:文字简洁凝练,善用白描手法,如《虎丘记》的“栉比如鳞”与《湖心亭看雪》的“雾凇沆砀”。③情感基调:均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繁华过后(或孤独情境下)的怅惘之情。④结构特点: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虎丘记》从白日游赏到夜深人静,《湖心亭看雪》从“更定”到“舟子喃喃”。
不同点(2分,任答一点即可):①描写对象:《虎丘记》:聚焦苏州虎丘中秋夜游人如织、歌舞喧嚣的盛况,侧重市井风情。《湖心亭看雪》:描绘西湖雪夜的空寂之景,突出天地苍茫与个人孤独感。②氛围对比:《虎丘记》:热闹喧哗→渐归宁静(“箫板亦不复用”)。《湖心亭看雪》:全程清冷孤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③主旨差异:《虎丘记》:通过游人盛衰暗讽世俗趋附风雅,最终归于虚无(“壮士听而下泪矣”)。《湖心亭看雪》:以“痴”自喻,表达超脱世俗的孤高情怀,偶遇知音的惊喜(“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④表现手法:《虎丘记》:多用比喻、夸张(“樽罍云泻”“檀板丘积”),画面密集。《湖心亭看雪》:以简淡笔墨勾勒写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留白深远。⑤作者介入:《虎丘记》:袁宏道作为旁观者记录场景,情感隐于叙述中。《湖心亭看雪》:张岱直接参与事件(“余拏一小舟”),主观情感更鲜明。
(二)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普通高中名校联考2025年高三一模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等五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南湖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重庆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四)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吉林省松原市2025届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3月)语文信息卷(含答案).docx
-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