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皮肤结构与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第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健美皮肤具有三大特征肌理细腻、滋润适度、柔软娇嫩;适度光泽、富于弹性;血色好、有活力,给人以生气勃勃之感。第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皮肤美容的医学基础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毛囊皮脂腺淋巴管神经纤维脂肪细胞1胶原纤维2弹性纤维12汗腺汗腺血管皮肤结构彩图第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皮肤的结构(一)表皮特点:表皮内无血管,任何损伤此层的操作均不会出血,由于表层内无纤维组织,凡损伤深度不超过该层的厚度均不会留下瘢痕。--角质层防水、防菌,保护作用--透明层控制皮肤水分,管制水分流失--颗粒层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有棘层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基底层每一个表皮细胞都起源于此,是皮肤细胞的“发源地”。含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肌肤颜色。表皮的结构与各层的功能第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基底层皮肤基底层:一层矮柱状的角质形成细胞(角朊细胞)和少量黑素细胞构成。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10%进行核分裂(约19天),并有序地渐渐向表面移行,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14日,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14日,共约47日,这个过程称为表皮新陈代谢时间。其中10个基底细胞中有1个黑色素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黑色素。基底层对皮肤美容影响:①决定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②与疤痕形成密切相关。第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棘层与基底层合称生长带,也称种子层。由厚度为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可以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层层往上推移。各细胞间有空隙,储存淋巴液,供给细胞营养。3.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发展时失去胞核,并在其胞质中形成透明角蛋白颗粒,因此称为颗粒层。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可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逐渐向角质层演变。4.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可控制皮肤的水分,防止水分流失,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第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美容上称之为死皮。具有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防止体外物质和细菌侵入的作用。角质层与美容关系:①天然保湿系统;②角质层的厚薄可影响皮肤的色泽。角质层的保湿系统第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胞在基底层繁殖,在棘细胞层增殖,在颗粒层开始退化,在透明层吸收,在角质层形成保护膜,然后脱落消失。第8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知识拓展皮肤的pH值皮肤pH值一般4.5~6.5,这是尿素、尿酸、盐分、乳酸、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中性脂肪等混合物的pH值。自我净化作用:皮肤表面呈酸性,它能抑制体表细菌的孳生,这种杀菌能力被称为皮肤的自我净化作用。如皮肤呈碱性,不但细菌易繁殖,而且对刺激性物质的抵抗力也下降。每层皮肤组织都有不同的pH值,由内层的7.4至4.85。皮肤类型不同pH值也稍有不同,皮肤的pH值也因人种、性别、年龄、季节等的不同而各自不同。皮肤的中和性能:皮肤表面对外来碱性溶液缓冲中和的能力,称为皮肤的中和性能。第9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真皮真皮的网状层第10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点:当皮肤划伤深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皮肤会出血。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瘢痕。第1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真皮中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真皮树突状细胞、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2)真皮中纤维: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形基质。它的成纤维细胞合成所有这些纤维和基质。(3)真皮的基质:无定形物质,如透明质酸。(4)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真皮内,感知皮肤外界的刺激(冷、热、触、击等)以及传达大脑皮质对皮肤组织的指令(排汗、收缩等)。第1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皮下脂肪组织(四)皮肤附属器1.血管: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可供给皮肤营养2.淋巴管:是循环的重要辅助系统,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主要功能为排泄细胞代谢废物及毒素,给细胞输入某些免疫物质。3.神经:包括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各种皮肤感受器第1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汗腺①大汗腺开口于毛囊,而不开口于皮肤表面。主要分布于腋窝、肚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