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糖尿病分级诊断;糖尿病分级诊断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二、明确不一样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二级及以上医院
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断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实行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
指导、实行双向转诊;
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级医院
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体签约服务模式;四、明确糖尿病分级诊断服务流程;(二)二级及以上医院分级诊断服务流程;糖尿病分级诊断服务技术方案;一、我国糖尿病的现实状况;
二、糖尿病分级诊断服务目的、流程
与双向转诊原则;二、流程图
;三、双向转诊原则
1、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原则
(1)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
(2)小朋友和年轻人(年龄25岁)糖尿病患者。
(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伴或不伴故意识障碍(糖尿病酮症;疑似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或乳酸性酸中毒)。
(5)反复发生低血糖。
(6)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3~6个月)不达标者。
(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在小区处理有困难者。;(8)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者(急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糖尿病足)。
(9)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岛素控制方案者。
(10)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
(11)明确诊断、病情平稳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应由专科医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
(12)医生判断患者合并需上级医院处理的状况或疾病时。;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原则;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二)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调整受损(IGR)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高危种族。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妇女。;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三)糖尿病诊断;(四)糖尿病患者初次评估;;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
·血压、心率、心电图
·眼底检查
·甲状腺触诊
·皮肤检查(黑棘皮、胰岛素注射部位)
·详细的足部检查(望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膝反射、震动觉、痛觉、温度觉和单尼龙丝触觉)
;试验室检测
·HbA1c:假如没有2~3个月内的成果,需要测定
·在1年之内没有如下成果,需要测定血脂谱,包括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肝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比值,血清肌酐和GFR
1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和年龄50岁的妇女需测定血清TSH;四、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血 糖;(二)、健康干预
1.健康体检。
(1)体检内容重要包括: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血压、血脂、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心电图、视力与眼底检查、足部检查等项目。
(2)提议管理对象每年体检一次。;2.行为干预。
(1)合理膳食。指导管理对象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脂肪摄入和味精、酱油、腌制加工食品、调味酱等含盐量高食物的摄入。
(2)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
(4)保持心理平衡。
;3.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以便、可及、合用、价廉、效优为重要原则,结合小区的实际状况,充足考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及小区平常管理的可持续性。详细药物治疗方案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五、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二)糖尿病分类管理方式及内容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