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医学史与医学导论》《临床医学导论》绪言一、医学的定义“医学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艺术和科学”。(Medicine:TheArtandScienceofPreventiveandCureDisease)。医学专业(本科):基础、预防、临床、口腔、中医、法医、护理、药学,共八类十六种。临床医学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引导医学生早期接触和了解临床医学概貌的一门课程。
2二、学习临床医学导论的目的1.了解医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热爱医学专业的思想,树立为医学科学献身的精神。2.打破传统的医学课程模式(老三段:医前期课程——临床前期课程——临床期课程),早期接触医学,早期了解临床医学的概貌,促进对今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三、临床医学导论的课程内容涉及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分为三篇:医学篇、医生篇、临床篇。
3《临床医学导论》第三篇??临床篇第一章疾病概论医学三要素:疾病、病人、医生。一、健康的定义
WHO对健康(health)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生理)上,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虚弱和疾病。
这种新的健康观,与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密切相关。
(1)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亚健康状态。(2)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
(3)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4二、亚健康状态(人体第三状态)1.概念:健康——亚健康状态——疾病(第一状态)(第三状态)(第二状态)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或长或短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中间状态。人体第三状态就是指介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condition),即既不健康、也无疾病、但有不适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周身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情绪低落颓丧等不适。
5人体第三状态具有动态性和两重性:或回归第一状态,或转向第二状态。我国亚健康人群约占全国人口的70%。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均被认为属于亚健康状态。
62.人体第三状态与疾病的无症状现象的鉴别疾病的无症状现象(“疾病的亚临床状态”,或称“亚临床疾病”,在传染病则称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传染”)——本质是疾病。虽无症状和体征,但有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如无症状性(隐匿性)缺血性心脏病、隐性传染、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化的代偿期、先天性独肾等。人体第三状态——还不是疾病,可能是疾病无症状现象的更早期形式。
7三、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内、外致病因素→机体→病理变化→症状、体征、社会行为异常。病因:是引起疾病发生或流行的原因。病理变化(pathologicalchange):简称“病变”,是不同疾病中机体器官组织等发生的形态与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异常改变,如炎症、损伤、休克、心衰、肝硬化等。
8症状(symptom):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如头痛、腹痛、恶心、不适等。体征(sign):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如心脏杂音、肺部罗音、肝脾肿大等。有的症状也是体征。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社会行为异常:是人的学习、工作、生产劳动、人际交往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正常活动发生偏差。根据新的健康定义,不仅躯体上发生病变或缺陷者被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