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
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3.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具体年级]
4.学分/学时:[X]学分,[X]学时
5.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绪论(2学时)
1.教学目标
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4.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电子设备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视频,如智能手机、电脑、智能家居等,引起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关注,从而导入课程。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30分钟)
讲解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时代到晶体管时代,再到集成电路时代的发展过程,介绍各个阶段的标志性电子器件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是如何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40分钟)
结合图片和实例,详细介绍电子技术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手机通信中的信号处理、计算机中的CPU芯片、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控制系统等,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30分钟)
阐述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电子技术基础。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部分。同时,向学生传授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多做练习题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课程的学习方法对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电子技术应用,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介绍该应用的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
(二)电路基础(12学时)
1.教学目标
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
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简单直流电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基本定律的应用,基本元件的特性,电路分析方法。
难点:复杂电路的分析,电路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4.教学过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2学时)
讲解电流、电压、电位、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单位及相互关系,通过举例说明这些物理量在实际电路中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电路的基本定律(3学时)
介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通过推导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这些定律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它们求解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阻元件(2学时)
讲解电阻元件的定义、伏安特性,介绍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区别。通过实验,让学生测量电阻的阻值,并观察其伏安特性曲线,加深对电阻元件的理解。
电容元件(2学时)
介绍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容的计算方法、电容的储能特性以及电容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测量电容的容量,了解电容的作用。
电感元件(2学时)
讲解电感元件的定义、电感的计算方法、电感的储能特性以及电感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测量电感的电感量,理解电感的工作原理。
电路分析方法(3学时)
介绍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这些方法的解题步骤和应用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1学时)
回顾电路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基本元件和电路分析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巩固所学的电路分析方法。
(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8学时)
1.教学目标
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难点: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和性能指标计算。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docx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集6篇.docx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docx
- 珍爱生命_热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docx
- 珍爱生命_快乐成长主题班会教案.docx
- 班《大手牵小手,文明一起走》主题班会活动教案.docx
- 班 商务汉语入门 教案.docx
- 珠海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工程专项技术措施.docx
-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docx
- 班中学教学楼设计.docx
- 破局与重塑:普通中小学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再审视.docx
- 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优化设计的多维度研究与实践.docx
-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体系构建:困境、突破与展望.docx
- 变频听觉反馈下大蹄蝠回声定位声波发声调节机制探究.docx
- 竞合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协同发展:策略与实践.docx
- ABT-737联合亚砷酸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机制与协同效应探究.docx
- 大网膜包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重塑的干预效应与机制探究.docx
- 糖尿病状态下大鼠牙齿受力后牙周组织的动态变化与机制探究.docx
- 以微见著:小学高年级数学微课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探究.docx
- CD4+T、CD8+T细胞和NK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关联机制及临床意义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