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41张PPT)【中职专用】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上册.pptxVIP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41张PPT)【中职专用】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凭箜篌引李贺

录目壹学习目标叁知识拓展贰走近作者肆梳理文本

录目伍整体解读柒文章主旨陆深度探究捌艺术特色

壹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2.理解诗歌想象奇特、辞藻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特点。3.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学习目标

贰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了解作者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了解作者李贺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形式、意境、语言等方面不落窠臼,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形成凄艳诡谲诗风,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有《李长吉文集》。

叁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声”“宫调”“十二律”到底是什么呢?

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五音知识拓展

“宫调”是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为“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宫调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十二律”是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为“律吕”。

肆梳理文本

第一段:(1-4句),展示画面,交代现场。第二段:(5-8句),乐曲发展。第三段:(9-12句),乐曲高潮、结局。诗歌脉络

诗歌脉络第一段:(1-4句),展示画面,交代现场。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诗歌脉络第二段:(5-8句),乐曲发展。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诗歌脉络第三段:(9-12句),乐曲高潮、结局。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伍整体解读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高秋”点明演奏时间、环境(秋高气爽、明净高远)。“张”字不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体现音乐的高远饱满,直上云天。“空山”句紧承上句,写音乐效果(侧面衬托),诗人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想象,以实写虚,移情于物,把云写得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空旷山野上的流云听到夺人魂魄的乐声为之凝神驻足、忘记流动。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颓”字和“张”字构成饱满和无力的对比,“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江娥”句点出了音乐的幽怨低回,仿佛湘夫人对竹挥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仿佛善鼓瑟的神仙素女愁容满面(侧面衬托、用典、想象、夸张)。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第四句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前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侧面衬托、想象、夸张、移情于物/以实写虚、用典、先声夺人)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直接/正面描写音乐。“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用“昆山玉碎”来形容乐声清脆激越/激昂/强,“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柔和/弱。“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