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特大型船用曲轴成形的多向模锻工艺 .docx

特大型船用曲轴成形的多向模锻工艺 .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大型船用曲轴成形的多向模锻工艺

大型船用曲轴是大型船舶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大型船用曲轴需求量巨大。曲轴工作时始终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服役环境恶劣,性能要求高。制造优良性能的曲轴一直是各国从业人员研究的重点领域。

大型曲轴尺寸及质量巨大,单件曲轴质量达数十乃至百余吨,难以整体锻造成形,一般采用半组合式结构,即由输出端轴颈、自由端轴颈、中间主轴颈和曲拐组成。而其中的曲拐由于质量大、性能要求高、成形困难是整个曲轴制造的关键难点。大型曲拐的毛坯自由锻成形有环锻法、块锻法及弯锻法等。前两种方法锻造时留有大量的余块,后续机械加工量大、成本高。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金属纤维被切断,锻件的性能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目前各国已经基本不采用这两种方法成形。弯锻法由于成形简单,操作方便,所得锻件金属纤维完整,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曲拐成形方法。但弯锻法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折叠、缩腰、减薄等缺陷,并且曲拐销部难以按零件形状成形,导致材料利用率仍然很低。日本室兰制钢所于20世纪80年代曾采用插板模锻曲拐,该方法原理简单,锻造工序少,质量和材料利用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该成形方法模具装拆操作复杂;后续脱模困难,不断增加的曲拐新品种及单件小批量的订货又导致模具成本较高。因此,该方法目前应用较少。为提高成形精度、性能质量和成本效率,研究一种成形件质量高、成本低的曲拐制造方法,是大型曲轴乃至船舶行业发展的重点课题。

多向模锻作为一种节能省材、加工精密的制造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诸多锻件的成形。它是在多向模锻液压机上,利用多分模面的组合模锻,使加热后的毛坯在压机一次行程的作用下,形成高精度的形状复杂锻件的专用工艺。本文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利用率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特大型船用曲拐成形的多向模锻工艺。利用数值模拟及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分析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对后续低成本生产曲拐有重要指导意义。

1、曲拐多向模锻工艺设计

1.1曲拐多向模锻工艺方案

结合曲拐的几何特征,利用多向模锻液压机垂直方向能提供合模力及穿孔力的特点,本曲拐多向模锻成形设计了两步工序:工序1曲拐销成形,将经过预锻的热态毛坯放入模腔内,合模后利用穿孔缸连接的压实模直接强压型腔内的热毛坯,使坯料充满型腔,一方面有利于毛坯内疏松及空洞的压实,另一方面可以成形曲拐销;工序2曲拐臂成形,更换压实模为挤压凸模,将工序1所得预锻锻件周身切皮3mm,其目的是为了使终锻坯料容易再次放入型腔,将终锻坯料回炉加热至固定温度,热态料放入型腔,利用挤压凸模反挤压成形曲拐臂。

1.2曲拐多向模锻工装设计

根据上述工艺方案,所设计的曲拐多向模锻成形工装结构如图1所示。工装主要包括:上合模套、模腔、下合模套、凹模及附件等,上合模套由上合模板通过挡板、连接销与下插件连接而成。模腔由动半模腔和静半模腔闭合而成,其中动半模腔固定在下合模套上,静半

模腔固定在垫板上。上合模套与多向模锻压机横梁固定连接,压实模、挤压凸模先后与穿孔缸固定连接。该工装结构主要特点是无需单独增加脱模工序,在锻造完成后利用气缸可以直接将模具与锻件分离,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脱模板及垫板的尺寸来成形不同尺寸的曲拐。节约了因尺寸不同而增加的模具成本。

下插件挡板

下插件挡板下插件连接件

气压缸连接件

气压缸

气压缸气压缸下插件模腔梯形T形模腔凹模

固定板支撑件(静)垫板垫板(动)固定板

前脱模板上合模板-

下合模板导轨一底座-

凸模

脱模板固定

后脱模板

凹模

图1曲拐多向模锻成形原理工装结构图

工艺过程:按要求连接各部件,将工装放置在压力机工作台,定位对中,气缸拉动下合模套至固定位置,使动半模腔、静半模腔及凹模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型腔。放入热态坯料,上合模套在压机横梁的带动下,下行固定动、静半模型腔;装有压实模的穿孔缸下行压实至预定位置;穿孔缸、合模缸先后回程、移动工作台开出,气缸推动下合模套开模,取出工件待冷,工序1完成。将冷却后的预锻坯周身切皮3mm,进炉加热保温,同时将压实模更换成挤压凸模,移动工作台开入,装料、合模,进行反挤压。取料过程与工序1相同。至此,曲拐的成形完成。

1.3坯料设计

本文以70机曲拐零件图为例,在相应的区域放置余量或余块,所得锻件如图2所示,利用多向模锻成形的锻件的材料利用率可达6

8%,相比弯锻成型工艺,材料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利用钢锭锻造下料制成如图3所示毛坯。

374481186

374

481

186

70

47

T

18°

24°

I

图2曲拐锻件图

图3曲拐毛坯图

2、曲拐多向模锻工艺成形有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