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PCIF-《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编制说明.pdf

TCPCIF-《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任务来源

2023年7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对2023年第一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拟立项计划项目的公示》,《动力电池用导

热硅胶》被列入2023年第一批石化联合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标准

化工作委员会归口,由广州天赐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皓明有机硅材料有

限公司,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华而润之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丰河有机硅

有限公司、广东金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郴州赛力珑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宁达胶粘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赛欧信越消

泡剂有限公司、纳派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云胜兴实业有限公司、浙江

励德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组织起草。

2标准制定背景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成为新的创新方向,减少

一次能源中非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煤炭的使用占比,增加储能及其应用,新能源汽

车产业成为承担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也是国家汽车电动化战略的初

衷。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用动力电池产、销量第一的国家,在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

9年产能、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市场也得

到迅速壮大。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过程中,电池热管理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

一,是保障电池安全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升电池系统寿命等性能指标的关

键所在。因为动力电池模块是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流较

大,伴随着多种化学物质传输和电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电池内部温

1

度升高,而电池组的密度、使用寿命、放电倍率等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如果不

能及时散热,热量堆积易引起连锁放热反应,造成热失控,导致电池组冒烟、起

火、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危及汽车及乘坐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新能源汽

车电池对导热材料的导热性能均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主要使用具有高导热性、强

绝缘性的导热胶为动力电池传导热量,其中导热硅胶固化物后具有良好的导热、

散热功能、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可以承受高温环境,降低温度差,避免电芯与

电极发生自燃或熔融等问题,保护电池组、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导热硅胶还具有

粘接性能,粘接强度高,可以改善电池的密封性,导热硅胶固化后呈弹性体,可

以抗冲击、抗震动,能够满足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防水、防震、阻燃等需求,从而

提高了电池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动力电池热管理辅助材料的理想选择。随着

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看重。导热硅胶在动力电池

系统上的应用也开始越来越广泛和重要。

3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有许多企业生产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均是以各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

或与客户商定的技术指标作为产品标准,但各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控制

等差异较大,市场上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目前国内尚无相关产品标准,使得在

实际应用过程中,此产品无规可循,制约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能从规范角度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该标准针对动力电池用有机硅导热胶,制定了一系列

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旨在规范导热硅橡胶在动力电池的应用,将硅橡胶的检

测与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的检测分割开来,使动力电池的问题能更加准确地被定

位,减少不必要的测试,节约动力电池的制造和检测成本。与此同时,期望通过

制定本产品的团体标准以规范生产和市场销售,提高动力电池用导热硅胶行业健

康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

(1)确保产品质量:对产品技术要求、相应的检测方法及包装、运输、贮

存等提出要求。

(2)促进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目前我国同类型生产企业

经营管理水平及条件设备参差不齐。实施产品标准将会提高生产企业加强自身质

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

(3)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产品的质量可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管

理优劣的重要依据,产品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会提高我国同类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

的竞争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