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者在马家窑文化遗址(距今约5200-4000年)中,不仅发现了众多成捆带秆带穗的碳化稷及石斧、刀等工具,还在其墓葬陶瓮内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如在鸳鸯池M134墓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重量可达66.9公斤。这些考古发现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具有多元化特征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C.早期国家形态已初步具备D.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马家窑文化遗址不仅发现众多农业生产工具,还发现了大量粮食储存工具,这反映出当时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即生产生活水平获得一定提高,D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稷和粟两种粮食,无法得出多元化特征,排除A项;原始农业是粗放型,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当时原始农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这与国家形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比较宜于畜牧而不宜于耕种”,“国内水源不足,没有经常供水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在这样的环境下

A.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B.食物生产具有地域特色

C.土地属于贵族集团所有D.民主政体遍及各个城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内部的地理环境及地中海气候,使其食物生产主要以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主,B项正确;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的所有权,排除C项;D项错在“普遍”,如斯巴达是典型的贵族寡头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如表所示为明清时期福建番薯的部分史料。这说明此时福建()

记载

出处

番薯亦天启时(1620-1627年)番邦载来,泉人学种,初时富者请客,食盒装数片以为奇品,清顺治初,兴化,泉漳州遍地皆种,物多价贱,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

陈鸿《清初莆变小乘》

番薯,闽兴泉漳人种之,迩来生齿日繁米价渐高,沿海民食半资于此,其货通江浙楚粤,至今大被其利

李拔《福宁府志》

A.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新农作物种植得到推广

C.番薯成为重要救济作物D.农业种植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泉人学种”到“兴化,泉、漳州遍地皆种”以及“闽兴泉漳人种之”等记载可以看出,番薯在福建从开始引种到逐渐在多地广泛种植,且“沿海民食半资于此”,说明新农作物番薯的种植在福建得到了推广,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番薯在福建的种植情况及对百姓饮食的影响,没有涉及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部门比重等经济结构方面的信息,无法得出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明确表明是因为灾荒等需要救济的情况而依赖番薯,而是强调是说随着人口增多,米价上升,番薯成为民众的重要食物来源,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福建农业种植的土壤、气候、水利等种植环境方面的内容,无法推断出农业种植环境改善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4.元朝农学家王祯有诗云:“休言瓠落只轮困,一窍中藏万粒春。喙舌不辞输泻力,腹心元寓发生仁。农工未害兼匏器,柄用将同秉化钧。更看沟田遗迹在,绿云禾麦一番新。”据此判断,诗中所写的“瓠”是()

A.收获用具B.储物设施C.灌溉工具D.播种农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一窍中藏万粒春。喙舌不辞输泻力,腹心元寓发生仁。更看沟田遗迹在、绿云禾麦一番新”等信息判断,诗中所写的瓠,是指用老葫芦制作的一种简便省力且能均匀播种的工具,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诗句描写的工具功能,排除ABC项。故选D项。

5.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外来人员逐渐增多。如明后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的油坊常常“募旁邑民为佣”。康熙初年,松江府枫泾镇有很多布局,“多雇染匠、砑匠,皆江宁人”。苏州府盛泽镇的练坊、染坊、踹坊,“数百年来,皆为绍兴人专利之业”。这说明江南()

A.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