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我国经济补偿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docx

2025【我国经济补偿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经济补偿制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经济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补偿的性质

关于经济补偿的性质,学界主要有四种学说,即劳动贡献补偿说、法定违约金说、社会保障说和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

[]董保华、孔令明:《经济补偿与失业保险之制度重塑》,载《学术界》2017年第1期,第18-33、321页。

一是劳动贡献补偿说。该学说认为,过去雇主向劳动者支付不足的背景下建立的经济补偿制度,强调考虑劳动时间和工资,并根据员工的劳动累计年份和工资来提供经济补偿额的依据。[[]参见栗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4页。]这一学说的缺陷是,在满足了劳动者主动跳槽或者辞职,且用人单位不拖欠、克扣工资支付,

[]参见栗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4页。

二是法定违约金说。该学说认为,经济补偿是国家和政府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设置的由于雇主无故违约、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而对雇员过去服务的补偿,相当于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参见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2卷第5期,第4页。]这一学说

[]参见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2卷第5期,第4页。

三是社会保障说。该学说认为,经济补偿是劳动者失业无收入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国家强制要求雇主向劳动者提供经济补贴以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参见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载《甘肃科技》2004年第20卷第6期,第4页。

[]参见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载《甘肃科技》2004年第20卷第6期,第4页。

四是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这一学说指出,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使劳动者在被动地解除劳动合同时,通过企业的经济保障能不致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参见董保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26卷第5期,第6页。

[]参见董保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26卷第5期,第6页。

这四个学说主要集中在理论上,而且部分有些偏离立法目的,与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特殊的社会形势不相结合。[[]参见曹有康:《经济补偿及替代制度改革研究》,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60-75页。]要明晰未来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改革的方向,需要对上述学说进行比较分析,并倾向于选择法定违约金说与社会保障说。[[]参见李猛、胡振娟:《我国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的改良路径与法律重塑》,载《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34卷第11期,第90-101页。]学者董保华、孔令明提出,如果以《劳动法》为标准,相比主张经济补偿范围扩大的社会保障说和法定违约金说而言,主张缩小经济补偿范围的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和劳动贡献补偿说,一般作为立法者

[]参见曹有康:《经济补偿及替代制度改革研究》,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60-75页。

[]参见李猛、胡振娟:《我国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的改良路径与法律重塑》,载《中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34卷第11期,第90-101页。

[]同前注[1],董保华、孔令明文,第18-33、301页。

2.经济补偿制度存在的缺陷

涉及我国经济补偿制度之缺陷及改进的研究观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经济补偿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崔莹莹指出,现行的经济补偿制度只是在理论上规定了补偿的金额和支付方式,与实际的解决脱节,对纠纷的调解和解决不利,[[]参见崔莹莹:《关于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改进研究》,载《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年第12期,第156-157、160页。]付玉军则主要指出了不能给企业太重的负担,考虑让经济补偿制度配合或纳入其他保障体系,以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参见付玉军:《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经济补偿制度分析》,载《现代营销》2020年第5期,第200-201页。]

[]参见崔莹莹:《关于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改进研究》,载《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年第12期,第156-157、160页。

[]参见付玉军:《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经济补偿制度分析》,载《现代营销》2020年第5期,第200-201页。

第二,没有细化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王建平指出,经济补偿需要考虑劳动者年龄,年轻人更容易被新的用人单位再接收。[[]参见王建平:《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制度探讨》,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9期,34-35页。]崔莹莹则举例,中年的经济压力大,等同丧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