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题提升训练(译准虚词、句式).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题提升训练(译准虚词、句式).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练题型侧重:

“以”“因”“乃”“其”高频虚词特殊句式

高频虚词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高频虚词: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以(连词,表顺承)

译文:楚王不听陈轸的劝告,说:“我的事已经办妥当了!您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就等着我的好事吧。”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高频虚词:乃(副词,才)

译文: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

参考译文:

陈轸回答说:“依我看商於的土地不可能得到,而且祸患还必定会到来。”楚王说:“为什么呢?”陈轸回答说:“秦国之所以重视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这个盟国。如今土地还没得到却先和齐国绝交,这样我们楚国就会陷于孤立,秦国又怎么会看重一个孤立的国家呢?况且我们先和齐国绝交,然后再向秦国索要土地,就必定遭受张仪的欺骗。这样一来,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和齐国断绝邦交,那么秦、齐两国的军队必定到来。”楚王不听陈轸的劝告,说:“我的事已经办妥当了!您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就等着我的好事吧。”楚王派人去宣布与齐国绝交。张仪返回秦国后,秦国派人出使齐国,齐、秦两国的盟约暗中缔结。楚国随即派一名将军去秦国接受土地。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楚国使者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大怒,想发兵讨伐秦国。陈轸说:“讨伐秦国,不是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机送给秦国一个大都邑,和秦国讨伐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那里失去的却可以从齐国那里得到补偿。”楚王不听陈轸的意见,于是发兵讨伐秦国。

【关键点拨】

1.以

翻译时,首先要弄清它在句中是作动词、介词还是连词,如是前两种,删去后会影响语意表达;如是后者,删去后则影响不大。作连词,翻译可以虚化,但作介词绝不可虚化。尤其是表示工具方式的“用、拿”与表示凭借的“凭借”,以及表提宾作用的“把”,三者容易混淆,这时可用代入法,即把它们的义项分别代入句中,看哪一个通顺,合乎文意。

2.乃

翻译中最容易混淆的是“于是”与“才”两个义项,“于是”指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是有一定范围的限制,只有前面的要求满足了或达到了,后面的动作才会发生。如第(2)题句子中的“乃”就是“才”的意思。

3.因

在翻译中,“因”更多的是一种虚词义,如译作“于是”“通过”“根据”“趁着”等,如果一时不能确定译作哪一种,则可用代入法加以比较确定。

4.其

在翻译中,“其”字有两种用法要辨析。第一种是第三人称代词,但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我的”,如“失其所与,不知”中的“其”,就是活用,辨析的方法只有结合语境,弄清它的指代对象。第二种是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的“大概”、表示反问语气的“难道”及表示婉商语气的“还是”,如第(1)题句子中的“其”字。三者如何区分呢?一看位置,二看语意。表示推测、反问的,一般放在句首,全句为问号;表示婉商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再者,表示推测还是反问要看语意:表反问的,全句是用反问句形式表示肯定意思,而表推测的则不能。

【对点通关】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1)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