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docVIP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第2课旷日长久的斗争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目标:

1、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史里芬安排”、一战中的五大战役即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

2、理解凡尔登战役为何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以及新式武器在斗争中的作用。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相识斗争残酷性及血腥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分析凡尔登战役对法德双方各造成了什么影响,斗争的结局更有利于两大集团的哪一方。

2、情景再现:索姆河战役中首次运用坦克以及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战斗”的内涵,让学生体会斗争的残酷性及血腥性。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局限,双方都无法快速战胜对手,斗争转入旷日长久的相持阶段。

2、增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残酷性的相识,加强对酷爱和平、避开斗争的教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难点:斗争为何转入旷日长久的相持阶段?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血腥性,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与以往斗争相比是一场旷日长久的世界大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施里芬安排”的破产:

1、欧洲的三条战线:即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

欧洲三条战线及其对峙形势

战线 地理范围 作战双方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疆 英法军队←→德军

东线] 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 巴尔干地区 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由于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是由英法俄为主构成的和德奥为主构成的,因此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俄军与德奥军作战的东线是这次大战的主战线。更由于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线的斗争更有确定意义。

2、“施里芬安排”:集中兵力进攻西线,从不设防的法比边疆攻进法国。六周内击败法国后,再东进击败俄国,打“时间差”。

【备课资料】施里芬安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诞生于1833年,早期曾学习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施里芬进入德国总参谋部,在德国参谋本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丹麦斗争、普奥斗争和普法斗争,统一德意志的毛奇(Moltke);而最为中国人所熟识的,当数毛奇的继任者、1900年出任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元帅的瓦德西。施里芬是瓦德西的后任,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时间。

施里芬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验了拿破仑斗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斗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600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照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探讨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袤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斗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斗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细致探讨了双方力气对比之后,施里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快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气对抗俄罗斯。施里芬推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须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实力快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战胜法国。这就是“施里芬安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采纳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将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利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其次、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安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主导进行了对将来斗争的多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探讨,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终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自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安排”最终成形。

在一次大战发生后,德国总帅小毛奇便马上施行施里芬安排。当德国之精锐部队起先进攻法国时,其参谋部却起先发觉此安排有一弊病—完全忽视英国的存在。由于1907年的三国协约早已签订,故英国便履行承诺,尽派精兵以帮助法国。由于外力的帮助,法国未被快速击溃,而此时俄国之总动员令亦已完成,故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指尖商务服务店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们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富有创意的文档创作团队。他们擅长于撰写各种类型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商业计划书、项目报告、产品说明书、学术论文等。无论您需要什么样的文档,我们都能为您量身定制,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认证主体南江县集州街道指尖商务服务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1922MADJJPY30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