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祝福》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通过分析小说《祝福》中的典型环境和故事情节及鲁迅描写人物

所运用的“白描手法”,来剖析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和悲惨命运,从而揭示

作品的“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思想,鞭挞了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罪恶。

【关键词】环境细节肖像性格

小说是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理,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是小说

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构思和结构的轴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任

务。教读小说一般从环境、情节和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入手,把握人物性格、剖

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揭示作品的主题及其审美价值,评价作者的审美倾向,

赏析艺术技巧。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在鲁迅作品《祝福》的教学中对“祥林嫂”

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1通过典型环境观照人物性格

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不仅包括人物的生活环境、场

所,而且主要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后

者是制约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思考:作品开头写鲁镇的

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而“改变之大”的无过于祥林嫂。鲁镇有哪些东西“不

变”?鲁镇的“不变”和祥林嫂的“变”有什么关系?讨论后得知:《祝福》写成时辛

亥革命已经过去了13年,但“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年年祝福,家家祝福,

可见封建迷信的旧俗不变;辛亥革命时康有为已变成“保皇党”,鲁四老爷还在骂

康有为是“新党”,可见此人的顽固和守旧不变;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后

重回鲁镇,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对她歧视、奚落、取笑,可见鲁镇人的贞

节观念不变;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伤风败俗,不许她在祭祀时沾手,她死了还骂

她是“谬种”,四婶则对祥林嫂捐门槛采取不承认态度,可见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

对妇女的压迫始终不变。在祥林嫂的生存环境里,有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权

力的制订者和执行者的冷酷无情、道貌岸然;有鲁镇民众的冷漠和嘲弄,如婆婆

的凶残、短丁的麻木、大伯收屋时的蛮横、柳妈关于死后的恐怖的宣教,尽管他

们与祥林嫂同属于受害者、被“吃”者,但是他们偏偏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

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使之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整个鲁镇,

就是一个没有门的牢笼,是病态社会的缩影,鲁镇的“不变”和祥林嫂的“变”及最

终走向末路,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2通过典型细节剖析人物灵魂

阅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进行把握。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启

发学生思考:①作者为什么特别交代祥林嫂无名无姓,大家也“没问她姓什么”?

②作者特别强调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比她小十岁”,这是为什么?③祥林嫂第二次

到鲁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和第一次到鲁家

时装束毫无变化,这是为什么?④祥林嫂为什么逢人就讲“我真傻,真的……”

作者重复写的用意是什么?⑤祥林嫂沦为乞丐后,“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

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细节描写表明了

什么?

这些小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激烈的争论,掀起了课堂高

潮。通过讨论,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明晰: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与第

一次同是扎着白头绳,却是为两个男人奔丧,看起来毫无变化,却概括了丧夫、

改嫁、再丧夫、失子、被逐等种种不幸,并从此背上了“失节”的罪名,成了“伤

风败俗”的“谬种”,开始了更不幸的命运。反复写“我真傻”,一方面表明儿子被

狼吃对祥林嫂是致命的一击,她反复向别人诉说她的悲惨故事,以次来减轻内心

的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在反复咀嚼鉴赏了她的悲哀之后,却报以厌恶和

唾弃,最终把她弃人“尘芥堆”,反映鲁镇人们的麻木和冷漠,“看客”也在无意中

吃人。作者描写祥林嫂提着竹篮的细节,将定语后置,突出“空的”,表现鲁镇人

情的冷漠:人们对祥林嫂早已看得厌倦,当然不会在祝福的时候去施舍一个“伤

风败俗”的“谬种”。“下端开了裂”暗示祥林嫂衰弱无力,用竹竿支撑身体的重量,

而且走了很长山路。一切表明祥林嫂濒于绝境,人们希望她死,但她仍然不死,

因为她怀着对地狱的恐惧,不敢死。

3通过深入探索挖掘人物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答

案是肯定的。祥林嫂沉默寡言,但我们从她那双有神的眼睛,从她那使不完的力

气,从她那麻利干练的干活动作,便可约略觉察到她内在的刚强不屈的性格侧面。

事实上,

文档评论(0)

叮当的泉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