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五章餐饮业食品安全危害及预防管理
目录
第五章餐饮业食品安全危害及预防管理
01第一节生物性危害及预防07第七节采购与验收的食品安全管理
02第二节化学性危害及预防03第八节菜点初加工的食品安全
03第三节物理性危害及预防04第九节热制菜点的食品安全
04第四节食物中毒的预防05第十节冷菜和生食加工的食品安全
05第五节市售食品安全级别的识别05第十一节厨房清洁与消毒
06第六节市售食品新鲜度的判定
餐饮业食品安全危害及预防管理
知识目标
掌握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情感目标
害、物理性危害性可能造成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主动
的危害。
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预
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能力目标
掌握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
害、物理性危害性的预防措
施。
案例一:
2006年11月12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每周质量报告》播报了某市个别市场经销企业售卖用添加了
苏丹红的饲料喂鸭所生产的“红心鸭蛋”,并在该批鸭蛋中检测出苏丹红,其余各地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
的红心咸鸭蛋。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进入体内后通过胃肠道微生物还原酶、肝和肝外组织微粒体与细
胞质的还原酶进行代谢,在体内代谢成相应的胺类物质,苏丹红的致癌性即与胺类物质有关。国际癌症研
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列为二类致癌物,
对人可能致癌。
案例一:
从原料的种植、生长到收获、捕捞、屠宰、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整个过程的各个
环节,都有可能因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从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降低或对人体产生不同
程度的危害。简而言之,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正常食品的过程称为食品污染,它们造成的危害,即为食品安
全危害。按照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大致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及预防
01生物性危害的概念及特点
02食品的细菌性危害及预防
03食品的病毒污染及预防
04食品的寄生虫污染及预防
05食品昆虫污染和动物污染及预防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及预防
一、生物性危害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物性危害的概念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
物及寄生虫、昆虫等生物在食品加工、包装、运输、贮存
和销售过程中对食品造成的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是食
品污染最常见的污染类型。它是指污染食品的各类生物本
身及其生长、繁殖、代谢等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使食品品
质下降,不再适合人类食用,其至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损害。
第一节生物性危害及预防
一、生物性危害的概念和特点
(二)生物性危害的特点
导致食品生物性危害的原因是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污染了食品,因此,它具有与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特点。
(1)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个体微小,形态各异,结构简单,增殖迅速,分布广泛。微生物肉眼不可见,普遍
存在于水源、空气和土壤中。因此,在温度和湿度适合时很容易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食品的致病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2)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会使人致病,只有部分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能够导致食物中毒,这些微生物称
为致病微生物。一般的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4第二节 世界各地的膳食结构.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4第四节 食物烹饪基础知识.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4第一节 平衡膳食概念与构成要点.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二节 脂类.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六节 维生素.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七节 水.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糖类).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四节 能量.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五节 矿物质.pdf
- 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 蛋白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