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区别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原来是”、“已经是”连词,表假设关系,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或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连词,表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连词,表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或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可译为“虽然”“倒是”选出对下边“则”字的意义或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1.A.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那么,连词B.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原来已经,连词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连词D.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就,连词2.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就,连词B.既非挺出地面,则为深谷林莽所蔽却,副词C.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如果,连词D.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而,承接连词DB3.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如果…就,假设连词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加强判断C.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于,介词D.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那么,连词4.A.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就是B.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却,连词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D.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只DB“因”的意义和用法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因击沛公于坐连词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相如因持璧却立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区别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1、因拔刀斫前奏案2、变法者因时而化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不如因而厚遇之5、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连词,于是,就介词,依照,根据介词,凭借,依靠介词,趁着介词,根据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君恩深似海臣节坚如山矣乎“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01请说出每个而的用法与02含义?03总01结02经史子集何其多,03常见虚词二十个。04之乎者也乃焉矣,05因为所以与然而。06若属先得识规则,07且于文中辨差别。08文言功夫当日进,09书海扬帆定自得。10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01学法指导021.分清虚实010203040506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代词代上文的“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副词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2.辨明用法3.通晓古今学不可以已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01020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B、有的完全消失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兼词2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3投诸渤海之北4虚词的连用5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6而已矣74.注意特殊现象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语法功能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发展变化大。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选出“其”用法不同的一句0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0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0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