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6-
成语:中华民族的微缩景观
三维目标:
(一)学问与实力:
1.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文化特色。
2.能正确理解并娴熟运用成语。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整理课本中要求梳理的内容;
2.课内探讨沟通,师生嬉戏互动,小组合作探究;
3.课后梳理总结,按要求编辑成语手册。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相识成语承载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2.了解成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嬉戏互动正确理解并娴熟运用成语。
【教材分析】
中国有五千年绚丽的文化,这些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宏大。那么这文化中原委描绘了怎样的景观呢?今日,我们将从成语的学习中获得一些启示。
选择成语作为学问梳理的对象是很有必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
什么叫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同学们整理学过的汉语成语,不仅是对学问进行积累和梳理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巡礼。
梳理,就是对过去所学学问进行系统地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学问有了新的相识和体验,从中驾驭了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说,梳理带有探讨性学习的特点。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成语填空:成语
二、成语学问梳理
(一)、成语概述
1、“成语词典”大展览:
《汉语成语探讨》史式、《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杰修、《成语探源辞典》朱瑞玟、《成语》马国凡、《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喻家楼、《汉语成语与汉文化》莫彭龄、莫彭龄《成语与做人》《成语与科学》《成语与文学》《成语与艺术》、《成语故事》吴兆基、李新武、《藏在成语中的古代兵器》刘克定、《趣味学成语》张履祥、姚建宏。
《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另外《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无奇不有。
2、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应有尽有。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3、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闻,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缘木求鱼、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愚公移山、自相冲突、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有的源于历史事务,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草木皆兵;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动辄得咎、行云流水;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二)、成语的文化特色
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英勇、富有才智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请同学们依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每项不少于两个):
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
古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成语来了解。比如说“衣冠楚楚”,“衣”在古代指上衣;下衣叫“裳”,并不是裤子,而是裙。现在衣、裳合在一起,泛指衣服。“冠”是帽子。贵族才有帽子,庶人只有头巾。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楚楚”是整齐美丽的意思。“衣冠楚楚”出自《诗经·曹风·蜉蝣》,原文是“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意思是蜉蝣的翅膀,就像显明可爱的衣裳。后来就用“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非常整齐美丽。《元曲选·冻苏秦衣锦还乡》中有:“想当时风尘落落谁怜悯,到今日衣冠楚楚争亲近”。
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
《成语中的古代科技》一书中写了这样的内容:“炉火纯青”,一般说明为:原指古代道士炼丹胜利的火候,后演化用以比方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备的境界。
古代炼铜远早于炼丹,故“炉火纯青”最早是指古代冶炼青铜的火候。该成语的相关出处可见先秦时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该书记载铸造青铜器时写道:“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段文字被冶金史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光测高温技术的记录。
中国古代医学发达,有关医学学问的成语许多。比如“岐黄之术”“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肓”“以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
-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8讲海水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十章概率1.1有限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
- 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1小壁虎借尾巴第1课时教案设计新人教版.docx
- 2024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2第1课时奇偶性的概念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2课时分数除法二1作业北师大版.docx
- 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doc
- 2024_2025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二节第1课时叶绿体与光能的捕获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 2024年新教材高一数学暑假作业一新人教A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