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论《内经》之“病为本,工为标”
【摘要】“病为本,工为标”指的是一种医患模式。“病为本”
指疾病本身和病家自身为矛盾的要紧方面,为本;“工为标”指医生及
所采纳的医治方法为次要方面,为标。医生只有遵从这种医患模式,
才能正确诊断与治愈疾病。
【关键词】中医医患关系标本内经
“病为本,工为标”指的是一种医患模式,《素问·汤液醪醴论
篇》曰:“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其中“病
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是说在疾病诊治进程中,医生
所采纳的各类医治方法,需要通过病人内环境的调剂,才能产生相应
的医治效应,不然难以制邪取效[1]。故患者自身的状态是矛盾的要
紧方面,为本;医生及其所采纳的医治方法为次要方面,为标。医生
的医治必需通过病人的配合才能起作用。假设病人讳疾忌医,或不信
医,或不从医,或病已入膏肓,那么纵使医者医术再精湛,也将无能
为力[2]。
1病为本
疾病是偏离了健康的一种状态。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脏
腑功能失去了平稳,人与环境不能相适应,于是就发生了疾病。人体
由健康状态变成疾病状态,是一个渐变的进程,因此健康与疾病之间
并无截然的界限[3]。中医所指的“病”是针对疾病进程中要紧痛楚
或病理特点所作的归纳,要紧依照疾病部位、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
命名[4]。“患者和病证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以疾病为本。
疾病本身是矛盾的要紧方面,针对疾病本身辨证施治是医治的全然。
另一层含义是指以病家自身为本。第一,病家的自身禀赋是疾病可否
发作的先决条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
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论》),好的躯体素养是抵御病邪必不
可缺的;若是素体禀赋虚弱,弱不由风,那么,即便是正常的六气来
袭,也不免为害。第二,病家的自体状况也是阻碍疾病发生、进展及
预后的要紧因素。从现代基因学的角度来看,大部份疾病的产生都是
由于人体自体生命稳态发生转变造成的;从病原学的角度考虑,病家
自身的体质强弱,有无易感性,有无对药物的灵敏性等是制约临床疗
效的重要因素。再次,病家的精神情志也是决定可否发病的重要条件。
所谓“七分精神,三分病”不无道理,人的精神因素有着壮大的作使
劲,具有着庞大的不可轻忽的潜能。总之,疾病与病家,二者都在疾
病发生、进展、转归的全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是,相较之下,病
家本身的因素更为重要。因为疾病以人为基础,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从现代基因学的角度,咱们也不难看出,不同类型疾病的发生,
选择的人群是不同的,几乎都与人群的基因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关
于这些,早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的论述中就已经有了较为详尽
的分析。
2工为标
工指医技,按技术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大体分为为上、中、下三
等。“工为标”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病人是第一名的,医
生是第二位的。医生在整个医治进程中要紧起到的作用是帮忙患者恢
复,疾病的治愈最终还要靠患者自身。若是能够把病人作为首要考虑
的对象,详细分析病人的体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找到致使疾病产生
的全然缘故,就不难治愈疾病了。再好的医生若是不能够把握个体不
同因人施治,就可不能做到胸有成竹、药到病除。如《素问·移精变
气论》中“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罢了。……
何也?岐伯对曰:往前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罢了”(《素问·移
精变气论》)。移精变气,祝说病由,病之微;汤液醪醴,病之渐;毒
药针石,病之甚。由此能够看出,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相应的医治
方式不能不随之改变。“工为标”的第二层含义是大医(上工)不自
持。大医者为何?求本精当者也。大医审病求因,思维缜密,考虑完
全,用药精当。自古及今,大医无不谦恭,从无自恃精湛不可一世者,
他们深得“病为本,工为标”之要义,在诊病时“从容人事,以明经
道”(《素问·疏五过论》)。大伙儿都明白,中药汤剂在煎煮进程中的
化学转变,应用现代科学手腕是难以完全明确的。医家用药要紧通过
患者主诉对疗效进行推断,决定药物加减。有些医生疏于对病人反馈
信息的详细试探,最后也不明白病是如何治愈的,究竟哪几味药起了
关键作用,哪些药物的加减使得该方发挥了最正确疗效。因此,医生
只有把患者放在第一名,不自持,谦虚地对待病人,详细地了解病情
转变,刻苦钻研医学理论,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