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南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现状及优化技术措施应用
摘要:南丹县属于高寒山区,中北部乡镇旱地大多一年只种一季玉米。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全国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前下种植大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解决我国大豆自给自足问题。南丹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逐渐增多,从而提高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是,许多农户在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还存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种搭配不合理、带状种植行数比例不科学、种植密度不够、田间管理粗放、大豆水肥管理工作不及时也不科学、没有找到有效解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两种作物除草的高效、便捷的方式方法、大豆和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滞后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玉米品种的选择及相应对策,推进大豆玉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问题;对策
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将大豆和玉米两种农作物在同一地块上进行种植,通过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作物增产的目标。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季节和生理特点互补性较强。大豆对光照要求较高,可以利用玉米的遮荫效应,减轻夏季高温对大豆的不良影响。而大豆的根系能改善土壤环境,提供充足的氮源和有机质,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和吸收养分。同时,大豆和玉米的种植结构差异明显,通过带状种植可以增加作物间的空间距离,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机会,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能够更好地增强农田的种植效益和种植质量,但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强工作经验的有效总结,明确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该项种植技术能够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地推行。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本情况
1.1品种选用情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大豆选用桂春15号、桂春8号、桂1603、本地六月黄等,夏大豆品种选用桂夏3号、桂夏7号、桂夏1702、华夏10号、本地10月青皮豆等。春玉米、夏秋玉米品种选用万川1306、宜单629、正大808、正大769、庆红509、高金888、金卡1918等。
1.2种植密度情况
玉米行距50cm,大豆行距35cm,大豆与玉米行间距70cm,玉米株距40cm(双株),种植密度2770株/667hm2;大豆穴距25cm,每穴播种3粒,种植密度1万株/667hm2以上。
1.3田间管护情况
示范基地种植基肥以低氮高磷钾肥为主、玉米苗期追施速效性氮肥、大豆中后期主要追施钾肥和叶面喷施磷钾硼等叶面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防治蚜虫和螟虫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要推广种植玉米基肥以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为准,玉米苗期追施速效性氮肥;大豆不施肥或只施基肥磷肥25kg/667hm2;基本不进行病虫害防治。
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示范基地种植规格不符合要求。全县11个乡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看,除县乡示范基地外,其他推广种植存在规格不符合自治区、市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要求,主要是行数比例不规范,种植密度不够。
部分示范基地种植品种不佳。一是玉米品种选用不佳。大部分选用的玉米品种不是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数玉米品种为平展型,加上种植规格不符合要求,玉米与大豆行距小于70cm,造成大豆被遮光严重,生长矮小、且倒伏。如部分玉米种植品种是正大619(平展型);种植模式2+3(2行玉米+3行大豆),一个生产单元1.5~1.6m(技术方案要求是2.4~2.6m),玉米大豆行距30~40cm(技术方案要求是70cm),导致大豆因阳光不足,旺长、倒伏。二是大豆品种选用不对。部分大豆品种是农户从网上或者当地种子经销门店购买,为北方大豆品种,不适宜本地气候,生长矮小、结荚少或不结荚。还有少部分种植时误把夏大豆品种拿来春种,不结荚。
大豆和玉米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滞后。由于大豆、玉米两种作物选用的除草剂不同,除县乡示范基地外,其他推广种植多数不进行芽前封闭除草或芽后除草不到位,出现杂草多或受芽后喷施除草剂不规范危害,造成大豆或玉米烂苗现象。推广种植大部分基本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部分玉米、大豆受病虫危害影响产量现象。
3对策
3.1合理搭配适宜品种
春玉米、秋玉米品种应选用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株高中等、耐密抗倒、耐旱抗病的高产优质品种,目前在当地的推广应用较好的玉米品种为桂单629、万川1306、正大809、金卡1918、高金888、庆红509、青青700、迪卡011、青青19号、桂单907、桂单563、桂单919、正昊玉403等。春大豆宜选用耐荫、早熟、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抗倒的高产抗病品种,如桂春15号、桂春8号、桂1603等,夏大豆品种选用桂夏3号、桂夏7号、桂夏1702、华夏10号等。
3.2科学配置行比,合理密植
可以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