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方水稻主要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关键措施深入分析.docx

南方水稻主要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关键措施深入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水稻主要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关键措施深入分析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如何升级产业结构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此过程中,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产生了一定波动,进而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保证完成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下,如何更有效提升水稻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成为相关人员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我国南方水稻主要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为水稻种植户和新型水稻种植的经营者提供参考,助力国家粮食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病虫害;田间管理

南方作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产区,由于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更适宜水稻的生长发育,因此水稻产量较高。在农业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种植农户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应积极应用高新种植技术,充分发挥地理、气候等天然优势,切实提高南方水稻种植产量及品质,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粮食安全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1高产品种筛选及种子催芽技术

在水稻播种之前,种植农户应合理分析本地区农业种植的自身情况,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优良品种。同时,确保所选水稻品种有抗逆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品质优良等特点,为水稻后期高产提供保证。种植农户还应确保作物品种与自然环境形成协作机制,提升资源利用率,彻底挖掘优良品种的高产潜力[1]。

1.1科学选择种植品种

确保种子来源正规,防止使用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审定的三无种子。例如适合湖南种植的早稻品种有中嘉早17、湘早籼32号、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株两优189、陵两优211等;晚稻品种有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五优308、丰源优299、天优华占、西子3号、玉针香、H优518、H优159;一季稻品种有Y两优900、Y两优1号、Y两优2号、晶两优华占、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臻两优8612等。杂交种子由于天气因素影响和加工条件制约,有些种子有穗萌,部分有黑粉。应在浸种工作开始前,对种子进行仔细筛选,去除不良性状的个体,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产量。

1.2实施严格浸种

种植农户应在日照充足的环境中对种子进行充分晾晒,晾晒时间应控制在三至四小时。通过紫外线的灭菌能力杀灭病菌,增强种子活性,提高其发芽率,有效降低后期病虫害发病概率。同时,需注意避免在午间温度较高时,将种子直接晾晒于水泥地上,应在种子下方垫上塑料膜,防止地面温度过高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作业时,可配制浓度适宜的强氯精或咪鲜胺溶液,将种子浸种消毒,浸泡结束后,需及时用清水将种子进行充分冲洗,防止药物成分存留在种子上而降低发芽率。

1.3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科学催芽

应遵循“高温破胸、适温齐根芽、摊晾炼芽”的原则。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天白天浸种,常规稻一般浸种12~24小时,杂交稻一般浸种6~8小时,晚间约7点时,把种子置于55℃左右的温水(两份开水兑一份凉水)中预热20~30分起水(中、晚稻气温较高,催芽时可以不预热),用透水蛇皮袋或网袋(每袋装7.5~10千克)沥干水,底部与地板隔开,四周用稻草、废弃棉被或棉衣覆盖保温催芽。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用35℃温水冲洗沥干后继续保温,晚间7点左右再次用35℃温水冲洗沥干后继续保温催芽,第三天早上种子基本破胸露白,这标志着高温破胸环节的完成。高温破胸工作结束后,应周期性开展翻堆散热作业,将种子温度控制在25℃左右,防止烧芽现象的产生,同时确保种子芽根发育良好。待芽根发育完全后,可根据所在地实际气温,酌情于室内进行摊开炼芽工作,准备育秧或直播。单季稻和晚稻催芽时气温较高,浸种消毒后晾干,保持湿润,放置室内1.5~3天便可自然发芽。

2育苗移栽及田间管理技术

通过适当调节每亩播种量,增加每亩有效穗,提高大穗率。一般早稻杂交软盘育秧用种量为每亩2.5~3千克,常规稻品种用种量为4~5千克,一季稻、晚稻杂交软盘育秧用种量为1.5~2千克。

2.1设置苗床及苗床维护

在浸种催芽的前一周左右,应开展秧田准备工作。选择肥力充足、背风向阳的丘块做秧田,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参考底肥施肥量为每亩施完全腐熟农家肥1.5吨或25%复合肥50千克,施肥量根据地块肥力酌情增减。为种子发芽提供充足营养,切实提高水稻发育速度[2]。

开沟分厢,厢宽150厘米左右,沟宽25厘米左右,沟深15厘米左右。在秧田开沟、分厢平整后,还应在厢面喷施敌克松或恶霉灵对苗床进行严格消毒,可有效降低水稻在育苗期感染绵腐病、立枯病等病害的风险。灌溉的标准为沟中有水,水不上厢面。在苗床施用“健秧灵”,确保苗床已准备充分后,可摆盘、覆泥。使用种衣剂、烯效唑拌种可以防苗期病虫害、矮化秧苗、促分蘖。抛秧用353孔秧盘90~100盘,机插秧用标准盘30~35盘。早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早稻应用低拱地膜覆盖育秧。一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