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现场阅读感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有趣,语言生动,对阅读这本书有兴趣。

2.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了解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提问、思考、阅读、实验)。(重难点)

3.拓展阅读中国版《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对探索自然奥秘产生兴趣。

学习过程:

活动一:演示实验,屋内旅行

创设情境,实验导入

1.演示实验,交流反馈

(1)上课之前老师先问问同学们:蜡烛燃烧后消失去了哪里?

(2)观看科学小实验的视频。

(3)交流反馈,蜡烛燃烧后的去向

2.蜡烛引入,开启旅行

蜡烛是我们家家户户遇到停电时少不了的物品,相信同学们对我们的家中最为熟悉,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一起来一场“屋内旅行。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冰箱为什么能制冷?

预设2:电灯是如何工作的?

预设3:人类可以没有水吗?

师: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机会,如果你愿意思考,愿意探究,愿意学习,你就会获得很多很多的知识。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一起看看。

他叫米·伊林,他不仅进行了旅行,提出了问题,还把问题的答案写成了一本书,老师把书名藏在了一句话里。

活动二:初识封面,了解作者

1.揭晓谜题,介绍书名

这句话来自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他是这样说的:

(出示):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本科普书籍的书名就取自这句诗,大家一定猜出了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2.走近作者,知晓影响

出示作者简介:

米·伊林,苏联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他的科普作品除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还有《几点了》《白纸黑字》《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是的,这个人从小就喜欢科学,看来一个人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太重要了,这些兴趣和爱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志向。

3.出示目录,引发兴趣

这位作家米·伊林,写这本书时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他对屋内的一切充满着兴趣。

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目录,六个旅行站。

交流: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一站一站写的,这些站点都在房间里。

活动三:以“猜”促读,感受语言

一、出示片段,感受其趣

1.先找内容有趣的片段读一读。同学们,如果让你们一周不洗澡,你们愿意吗?一个月呢?一年呢?

师:古时候十五六世纪,在大都市巴黎,一个居民一天只能用一桶水,皇帝都觉得不需要经常洗澡,你们看这段文字(出示文字)——

在巴黎繁华的皇宫里,到处琳琅满目,金碧辉煌,大屋子里面你找不到一个洗脸盆,有趣吧?(有趣。)这些侍者每天不洗脸咋办?就是用一个小湿巾在脸上擦擦,都觉得这样足够了。什么时候才洗澡呢?就是需要做祷告的时候,需要宗教信仰的时候,才把自己洗一遍,日常根本都不洗澡。有趣吧?

像这样的里面内容有趣的内容很多,同学们可以读读这本书。

2.现场让学生去读《十万个为什么》,说说有趣在哪里?

3.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表达也很生动。请同学们再找出“生动之处,以及语言的“幽默”。(语文书33页)这个幽默体现在哪?看语言哪儿搞笑,找出来读一读。

4.读完交流感受。

师: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请你解释一下,水为什么能灭火?水能灭火而煤油能不能?那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警了。

让学生感受到米·伊林的作品:内容生动,语言幽默。

二、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寻找方法,解决阅读问题

同学们,读科普读物我们会遇到一些科技术语,如何去理解这些词语呢?(出示科学术语片段)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试着去理解。

(2)播放小视频,尝试解答这个难题。

2.联系生活,呈现科技成果

生活中会呈现新的研究成果,请同学们到书中找一找,哪些是目前已有的新成果的。

预设:比如衣服的保暖上,原来是毛衣——到羽绒服——纳米衣服等......

活动四:走出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