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题及答案.docxVIP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埋怨(mán)巷道(hàng)慰藉(jiè)锲而不舍(qiè)

B.坍圮(pǐ)癖好(pì)倔强(jué)汗流浃背(jiā)

C.模样(mó)恪守(kè)笨拙(zhuō)妄自菲薄(fěi)

D.庇护(bì)给予(gěi)炽热(chì)莘莘学子(shēn)

答案:A

解析:B项,“癖好”的“癖”应读“pǐ”;C项,“模样”的“模”应读“mú”;D项,“给予”的“给”应读“j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南方包括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

答案:C

解析:A项,语序不当,“不是”应放在“质量”之前;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应放在“我”之前;D项,表意不明,“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排比拟人

B.反复拟人

C.排比比喻

D.反复比喻

答案:B

解析:“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春天的脚步近了”将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古代白话小说中的“江湖英雄”形象。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江湖英雄”的是()

A.宋江

B.林冲

C.武松

D.甄士隐

答案:D

解析:宋江、林冲、武松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属于“江湖英雄”;甄士隐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不属于“江湖英雄”。

6.教师在讲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列举同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D

解析:A项将“春风”比作“剪刀”;B项将“沙”比作“雪”,“月”比作“钩”;C项将“露”比作“真珠”,“月”比作“弓”,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联想和想象,并非单纯的比喻。

7.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的讨论,下列关于讨论的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如围绕主题、积极发言等

B.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C.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讨论结果,不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

D.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答案:C

解析:讨论结束后,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讨论结果,还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让学生搜集李白的诗歌作品,进行分类整理

B.教师直接讲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让学生记录

C.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李白诗歌中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具体诗句

D.引导学生对比李白与其他诗人诗歌风格的不同

答案:B

解析: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主动思考,教师直接讲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让学生记录,这种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9.某教师在教授《雨巷》

文档评论(0)

小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