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妇科病理学知识深入探索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从细胞到组织,从良性到恶性。本课程将全面介绍妇科病理学的核心知识,帮助医学专业人员提高诊断能力。作者:
妇科病理学的重要性1临床诊断基础病理学是妇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的病理诊断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前提。2癌症早期筛查通过病理学检查可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3科研发展支撑病理学研究推动妇科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步。病理诊断个体化指导临床精准治疗。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回顾外部生殖器包括外阴和阴道前庭。外阴由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组成,覆盖角化鳞状上皮。内部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子宫分为宫颈、宫体和宫底,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微观结构各部位上皮组织类型不同。宫颈为复层鳞状上皮与单层柱状上皮交界,宫体为腺上皮。
外阴病变炎症性疾病外阴炎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念珠菌感染最常见,表现为瘙痒和白色分泌物。接触性皮炎多由化学物质、药物或机械刺激引起。表现为红斑、水肿和糜烂。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纤维瘤和皮脂腺囊肿。通常无症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外阴鳞状细胞癌最常见。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外阴鳞状上皮病变低级别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I级,病变限于基底部1/3。细胞极性良好,核分裂象少见。1中级别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II级,病变累及基底部2/3。细胞异型性增加,有异常核分裂象。2高级别病变外阴上皮内瘤变III级,全层异型性细胞。核异型明显,高度核分裂活跃。3外阴原位癌全层细胞出现严重异型性,但未突破基底膜。为鳞状细胞癌前期病变。4
阴道病理1细菌性阴道病正常菌群失衡,加德纳菌过度生长。线索细胞是诊断特征,阴道分泌物有鱼腥味。2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显微镜下可见菌丝和芽孢,患者有剧烈瘙痒。3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分泌物呈泡沫状,湿片可见活动滴虫。4阴道肿瘤原发性阴道癌罕见,多为鳞状细胞癌。继发性转移癌较常见,常来自宫颈或子宫内膜。
宫颈病理学概述上皮学特点宫颈鳞柱交界是特殊区域,易发生病变。分为外生型、内生型和混合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主要病因。持续感染可导致上皮内瘤变,进而发展为浸润癌。癌变进程从正常上皮到低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最终发展为浸润性癌症。过程通常需10-15年。筛查价值细胞学筛查可有效发现癌前病变。规范筛查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3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全层异型性细胞2CIN2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累及2/3上皮3CIN1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基底层1/3异型细胞4正常宫颈细胞排列整齐,层次分明,无异型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学分级。主要依据异型细胞累及上皮的程度判断。CIN3包括原位癌,癌前病变中风险最高。
宫颈癌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70-80%。分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后者预后较差。源自鳞状上皮,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腺癌占宫颈癌20-25%。源自宫颈管腺体,与HPV18关系密切。诊断较晚,预后较差。腺鳞癌同时具有鳞状和腺上皮分化特征。较为少见,约占3-5%,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神经内分泌癌罕见但高度恶性的类型。生长迅速,早期转移,预后极差。需特殊染色确诊。
子宫内膜病理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增生期内膜腺体直管状,分泌期内膜腺体锯齿状。内膜增生和癌变是常见病理变化,常与雌激素刺激相关。
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性增生腺体密度增加但形态规则。无明显细胞异型性,核圆形均匀。良性病变,癌变风险低于5%。复杂性增生腺体形态不规则,可见背靠背排列。无明显细胞异型性,间质相对减少。癌变风险约5-10%。非典型增生腺体结构紊乱,伴有细胞异型性。核大小不一,染色深,核仁明显。癌变风险高达30-50%。
子宫内膜癌类型组织学特征分子特点预后Ⅰ型内膜癌高分化腺癌,源自内膜增生PTEN缺失,微卫星不稳定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80-90%Ⅱ型内膜癌浆液性/透明细胞癌,高度恶性p53突变,HER2扩增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40-60%癌肉瘤上皮和间叶组分混合基因组高度不稳定预后极差,易早期转移
子宫肌层病理40%子宫肌瘤发病率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个肌瘤同时存在的情况较常见。0.3%平滑肌肉瘤发病率子宫恶性肿瘤中较为罕见。诊断取决于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和坏死。30%腺肌症发病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肌层。可导致痛经、月经过多和不孕。
子宫平滑肌肿瘤典型肌瘤良性平滑肌肿瘤,呈结节状。镜下交织的平滑肌束,核分裂象罕见(10/10HPF)。1细胞肌瘤富含细胞的变异型肌瘤。细胞密度增高,但无显著异型性,核分裂象不多。2不确定恶性潜能肿瘤介于良恶性之间的平滑肌肿瘤。需密切随访,复发风险增加。3平滑肌肉瘤恶性平滑肌肿瘤。显著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多(10/10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