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刮细菌性角斑病.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又称角斑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危害严重时,病叶率可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在黄瓜生长季节,该病常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从而加重为害。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质量。第2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症:幼苗和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顺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蔓。子叶发病,初呈水泽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泽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燥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穿孔。茎,叶柄,卷顺发病,侵染点水泽状,沿茎沟纵向扩展,成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泽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偶尔受害,出现水泽状小斑点,扩展后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第3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田间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乱,诊断时应予注意:角斑病初期呈油泽状斑点,边缘有油泽状晕环;而霜霉病初期呈水泽状斑点;两者病斑均为多角形,但后期角斑病病斑为枯白色,而霜霉病为黄褐色至褐色;角斑病叶易破裂穿孔,霜霉病叶则易卷皱干枯;潮湿时角斑病病斑溢出乳白色菌脓,而霜霉病也背病斑处产生灰色或黑灰色霉层。(下列是霜霉病正背面图片)第4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第5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发病规律:病菌附在种子内部和随病残体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2﹪~3﹪。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口,水口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多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此外,采种时病瓜条接触污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3~4个月。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第6页,共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