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名称:
教材来源:
内容来源:
主题:
课时:
授课对象:
《生活之美》(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代赞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二课
《生活之美》
1课时
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解读
本课以“生活之美”为主题,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感知作品中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元素所传达的美感,以及作品所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提高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24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节课是艺术实践“欣赏·评述”的课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怀揣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便能捕捉生活之美。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探究,感受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的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等题材的方法与技巧,从作品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国家的富强与进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已经接触过一些美术作品,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但对于系统的美术鉴赏方法还不熟练,缺乏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学生对于课本作品可能会缺乏共情和兴趣,应加强学科融合,介绍背景知识,深入分析作品,增强趣味性和代入感,让学生走进作品中。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作品欣赏,感知其中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元素所传达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四步分析法鉴赏美术作品,尝试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描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感受国家的巨变,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表现生活之美、国家富强的美术作品,感知画家笔下不同时期人民生活巨大变化的时代气息,体会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能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表现生活之美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理解优秀美术作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本课大概念: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感受优秀作品传达的时代精神。
本课基本问题:如何鉴赏优秀美术作品感受时代精神。
六.教学资源及环境准备
教材、教案、课件
(教法指导: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课堂导入
1.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下边这些图片是在进行什么活动?图片中的景象有什么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创设: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艺术家以时代变迁为主题,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的景象。他们是怎样进行表现得呢?
从而导入新课——《生活之美》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出不同活动名称。
“斗鸡、卖冰棍、打面包、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拾麦穗、1984年一家五口在种地”。
“房子由旧变新,教室也变得崭新、先进,人们的服饰也变得更加富有装饰性,类别变多。”
1.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体现了“从生活到艺术”的教学逻辑,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共鸣,又为后续的艺术鉴赏和创作活动提供认知基础。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生能深化对“生活之美”背后社会文化意义的思考。
二、学习新知
(一)基本基础知识学习:
1.欣赏美术作品的四步分析法。
向学生呈现欣赏作品的步骤: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分别解释具体做法。
(二)任务一: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画家笔下人民生活的变化。
赏析作品《雨过天晴》
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这幅作品是王大同1962年生病住院的经历。当时,王大同在渝中区中山医院住院,有一天早晨,他看见病房的窗台上蹲着一个白衣姑娘在擦玻璃,太阳在她的身上勾出一道发亮的边线。
用四步分析法来鉴赏作品。
1.教师提问:“画面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
①描述:画面形象为身着白衣的年轻姑娘正擦拭着玻璃上斑驳的水痕。
教师提问:“画面你觉得美吗?”
2.教师提问:“画面中的光是顺光还是逆光?色彩是跳跃的还是柔和的?”
②分析:逆光效果表现年轻姑娘擦拭玻璃的形象,用笔轻快,色彩清新透亮,边缘线柔和。
《雨过天晴》
3.教师提问:“通过赏析画面,该幅作品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进行背景讲解。
③解释:作者以清新灵动的色彩和笔触再现了当时人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暴风雨过去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身着白衣的年轻姑娘正在擦拭着窗上斑驳的水痕,作品中对“雨”和“晴”虚实结合的描绘,不仅在表现主题上有创新,意蕴也比较深刻。
4.教师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odule 4 Unit2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from books and CDs.(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 6 Unit 1 It was Daming's birthday yesterday.(教学设计)-六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 6 Unit2 The name of the spaceship is Shenzhou V.(教学设计)-六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1 Unit2 She didn't have a television.(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5 Unit1 It's big and light.(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6 Unit1 I went there last year.(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6 Unit2 She visited the Tianchi Lake.(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7 Unit1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教学设计)-六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7 Unit1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Module7 Unit2 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教学设计)-五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docx
- 第一单元第2课《生活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5美术七年级下册.docx
- 3.9《庞大的“家族”》大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10《养昆虫》大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3.11《探究昆虫的奥秘》大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 12《感谢有你》教学设计 鄂科技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doc
- 12《在诱惑面前》教学设计 鄂科技版心理健康教育五年级.doc
- Unit 1 Animal FriendsUnit 1 单元分析教学设计英文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 1 People around us 第1课时 Reading大单元教学设计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Grammar Focus 3a—3d)教学设计英文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1a—1d)教学设计英文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