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VIP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语文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

1.高谈哗众①甲生性坦率,高谈大步,旁若无人。乙生屡①规之。甲曰:“此我自由,无与他人事也。”

②他日②,二生乘舟赴某地。舟人喧哗,对语③不相闻。甲生恨之。乙曰:“子亦知喧哗者之为侵人自由乎?然则④子之高谈雄辩,宁⑤异于是?”甲曰:“吾知过⑥矣。”

注释:①[屡]多次。②[他日]一天。③[对语]相互说话。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⑤[宁]怎么,表示反问语气。⑥[过]过错。

(1)联系上下文,帮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乙生屡规之

A.谋划。

B.规劝。

②对语不相闻

A.听见。

B.传播。

③宁异于是

A.不同。

B.诧异。

(2)把“此我自由,无与他人事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3)甲生最后为什么能认识到错了?

(4)下列选项中,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阅读小古文,完成题目。

愚人买盐昔有愚人,至友人家。主人与食,嫌淡而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①,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多乎?”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然食已口爽②。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注释】①尚尔:尚且这样。②爽:这里指味觉败坏。

(1)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主人闻之:

益盐:

缘有盐故:

(2)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3.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曰:非然也。

(1)按课文原文填空。

(2)根据短文内容写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之:

②一人虽听之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之:

④虽与之俱学。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翻译句子)

(4)文中“”一句说明了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5)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yù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自相矛盾》一文出自下列哪部古籍

A.《论语》B.《孟子》C.《韩非子》D.《道德经》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

A.深入B.刺破C.陷害D.隐藏

(3)下面朗读停顿错误的一句是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又y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5)请简要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6)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

王育①苦学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②,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③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④,官至太傅。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②豕(shǐ):猪。③截蒲:截断水杨树枝条。④仕伪汉:在伪汉做官。伪汉,指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与东晋对立,因作者以东晋为正统,故以“伪汉”称之。

(1)文中“育常有暇拾薪”中“暇”的意思是①;据此,你可以猜测出词语“无暇顾及”的意思是②。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闻而嘉之(赞许)

B.闻而嘉之(用鼻子嗅)

C.育遂博通经史(于是,就)

D.育将鬻己以偿(卖)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4)王育的“苦学”主要体现在①、②两件事上。

(5)下列不是郭子敬赞赏王育原因的一项是

A.王育是个孤儿,家里很贫穷,小小年纪就给人放牧。

B.王育收集柴草,用卖柴草的钱,请人帮他抄书。

C.王育丢了牲畜,想卖身偿还雇主的损失。

D.王育学习刻苦,夜以继日地学习。

(6)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典故,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①、②等成语。你一定还积累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比如:③。

(7)关于读书的诗句我们积累了很多,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读书感受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6.文言文阅读。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③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