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B43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70—2019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
2019-09-30发布2019-12-3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70—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林地选择 1
5放养工艺模式 1
6品种选择 2
7栏舍与设施 2
8育成期饲养管理 3
9产蛋期饲养管理 4
10疫病防控 5
11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6
DB41/T1870—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平顶山市畜牧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俊朋、邵三勤、余汉党、付金岗、王丽锋、王鋆、孙开冬、胡文发、梁建、聂玉伟、白香波、张菊英、胡超、王桢、王永强、郭克歌。
DB41/T1870—2019
1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放养工艺模式、品种选择、栏舍与设施、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本标准适用于林下生态养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339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林下生态养鸡
利用林下进行与当地生态相适应的低密度、规模化养鸡模式。
4林地选择
4.1放养条件
地势高燥,避风向阳,采光充足。排水、通风良好。坡度以5°~35°为宜,不宜超过45°。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88的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T5027的要求;交通相对便利,远离噪音、工矿区、村镇、医院、动物交易市场和主干道路1km以上,环境安静,无污染;应有搭建棚舍的地形条件。
4.2适宜林地
应选择树冠较稀疏、冠层较高,郁密度为0.2~0.69的林地,如面积较大的阔叶林或杉、松等林地、灌木丛、荆棘林和主干略高、用农药少的干果类林地。
5放养工艺模式
DB41/T1870—2019
2
育雏采用舍饲的方式,可采用立体笼养、网上平养或垫料平养的模式;脱温后采用放养的方式,每只鸡占用的放养面积不低于18㎡,每个群体规模以500只~1000只为宜,可采用分区轮牧、分期轮牧的管理方式,每批鸡出栏或淘汰后应间隔6周以上才能放养第二批鸡。
6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鲜美、肉香汤鲜、风味独特、适合当地饲养习惯和消费需求及适宜林下生态养殖的品种。比如地方良种鸡、优质蛋鸡配套系等。
7栏舍与设施
7.1鸡舍
应牢固、干燥通风、背风向阳,遮风避雨,防寒防暑,防潮保暖,周边排水畅通。因地制宜,可选择砖混结构或环保安全的彩钢泡沫结构。可采用网上平养、地面垫料饲养、栖架式饲养等方式,均需在舍内安放栖架,按5只~6只/㎡的饲养密度设计鸡舍面积。
7.2设施
7.2.1围栏
在放养场地周围设置围栏,以防止鸡只外逃及外来人员和大型动物进入。
7.2.2栖架
在鸡舍内或放养区内设置栖架,适应鸡的栖高习性。每只鸡占栖架17㎝~20㎝。
7.2.3饲喂和饮水系统
在舍内和放养区内设置能满足要求的饲喂和饮水系统,比如在室内可采用乳头式饮水器、真空饮水器、料桶,在放养区内可采用真空饮水器、料盆或料桶。
7.2.4生产、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饲料库房、兽医用房,万只林下生态养殖场配套用房面积应不少于100m2。
7.2.5消毒池(通道)
人员消毒通道:在进入场区大门处应设立人员消毒通道,要求遮雨,消毒时能形成密闭空间,使用雾化消毒等方式,并配有消毒垫等。
车辆消毒通道:在场区大门口应建有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
7.2.6生产通道
为方便饲料和鸡只运输,减少二次转运成本,鸡舍应有生产便道相通,便道宽1.5m以上,厚度8cm以上,弯道处宽应在2m以上,便于小型机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1284-2019 地理标志产品 怀姜.docx
- DB41∕T 562-2019 有机热载体锅炉定期检验规范.docx
- DB41∕T 980-2014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ocx
- DB41∕T 1787-2019 加油站“边卸边加”技术规范.docx
- DB41∕T 1941-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41∕1066-2020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41∕T 1946-2020 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41∕1955-2020 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41∕1954-2020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41∕T 1883-2019 安全阀在线校验规则.docx
文档评论(0)